周仲瑛教授病机辨证十三条(13) .pdf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仲瑛教授病机辨证十三条(13)

十三、多因复合

临床上较为单一的病机病证固然存在,但病证交叉、复合相

兼的情况更为多见。特别是在当代,社会、心理、环境、遗

传、生物、物理、化学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导致人体疾病

的原因。也就是说,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多种

病因可同时或先后侵袭人体,致使气血失调,多脏同病,病

机交错多变。

(一)风火相煽

风和火是危急重症中最常见的病理表现,虽有外因、内因的

不同,但外因之病,风为最多;内伤之病,火为最烈。二者

单独致病或和合为患,都具有发病暴急,变化迅速,病势猛

烈的特点。

风火同气,皆为阳邪。风性善行数变,“风胜则动”,故致病

多快,病变部位广泛不定,且为“外六淫”之首,每多兼夹它

邪伤人;火为热之极,故火热为病发病亦快,变化较多,病

势较重。而外感之邪,又每致“五气化火”。若风与火两阳相

合,则为病更烈,为害更广。“风能化火,火能生风”,风助

火势,火动生风,风火相煽,相互转化,互为因果,从而加

剧病情。如昏闭卒中、痉厥抽搐、动血出血、高热中暑等急

重危症均直接与风火病邪有关。

风火是危急重症中最为重要的病理因素,风火邪气的特性,

决定了其病机的易变、速变、多变的特点。风胜则见抽搐、

手足蠕动、角弓反张、口眼歪斜,肢体不遂。火盛则见身热、

渴饮、面红目赤、身发斑疹、狂躁妄动。若风火相煽则常高

热、抽搐并见。治疗虽以熄风泻火为原则,但要区别病机病

症的虚实分治。

(二)瘀热相搏

周老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在急性外感热病及某些慢性

内伤杂病发展的一定阶段,许多患者同时表现血热与血瘀并

见,单纯运用清热凉血法或活血化瘀法治疗,往往疗效欠佳。

为探求其内在规律,周老通过复习有关文献,推求病理,并

经临床验证和实验研究,较为系统地提出“瘀热相搏证”这一

重要证候及其主要内涵,充实和发展了中医的病机辨证和治

疗学内容。

所谓瘀热相搏证,是指在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病变发展的一

定阶段,火热毒邪或兼夹痰湿壅于血分,搏血为瘀,以致血

热、血瘀两种病理因素互为搏结、相合为患而形成的一种证

候。其病因为火热毒邪;病位深在营血、脉络;病理变化为

瘀热搏结,脏腑受损;治疗大法为凉血化瘀。临床实践证明,

用此理论指导处方用药,治疗多种疾病中的瘀热相搏证:如

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支气管扩张、出血性疾病、

高脂血症、某些血液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

疮、重症肝炎、慢性乙型肝炎等表现以瘀热为特征者,临床

疗效能获显著提高。从而也反证了瘀热相搏证的客观存在及

其理论的实用性。

周老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将“瘀热相搏证”及凉血化瘀

治法的应用,从临床引入科研,以“瘀热相搏”主证为基础,

根据病证、病位、病理特点,分列若干子证,从最初在流行

性出血热急性肾衰的防治中瘀热水结证的提出,到后来在重

症肝炎治疗中瘀热发黄证的发现、出血性病症治疗中瘀热血

溢证瘀热型血证的命名、高脂血症治疗中络热血瘀证的提

出,直到上世纪末在治疗出血性中风中瘀热阻窍证的确立,

继而到近年“瘀热病因在内科难治病发病中的机制及其分子

基础研究”被列为国家973研究项目等。显示了中医以“证候”

为中心的研究特色,先后历时26年,从理论、临床和实验

三方面对瘀热之中的五大常见病证瘀热阻窍证、瘀热血溢

证、瘀热发黄证、瘀热水结证和络热血瘀证等进行了系列研

究,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瘀热”学术思想。

从临床来看瘀热致病多端,具有血瘀和血热两类复合征候,

故首应区别瘀和热的主次轻重和瘀热并重之不同。且临床表

现亦每多因病而同中有异。故对瘀热相搏的辨识周老认为一

般具有以下特点:

(1)发热:外感所致者,热势或高或低,或身热起伏,或身热

夜盛;内伤所致者,为一组症状的病机概念,体温多不明显

升高,而以烘热、潮热、烦热、低热、手足心热等为主。口

渴,但欲漱水而不欲咽。

(2)出血:各个部位均可出血,量多、势急,甚则九窍齐出,

或出血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血色暗红、深紫、或鲜红与紫

黯血块混夹而出,质浓而稠,或大便如漆色,小便红赤。

(3)疼痛:患处红肿热痛,着而不移,痛如火灼,或如针刺。

(4)癥积:腹部结块,手触有形,质硬,固定不移,或肢体散

发结节、肿块。

(5)神志异常:烦躁、谵语、如狂、发狂、神昏。

(6)肌肤:外发瘀点瘀斑,色红赤或深紫,或皮肤花纹,脉络

怒张、显露,色赤紫黯,手掌鱼际殷红,或口腔粘膜、咽喉

有出血点,或见面目深黄。

(7)面色:目赤充血,面部红赤或暗红,目眶暗黑,颧颊显

文档评论(0)

151****92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