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水害防治讲座水害防治讲座一、井下发生水灾初期的自救1、井下发生突水后,应立即用最快的方法通知附近地区的人员一起按照《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所规定的路线撤出。2、突水初期,水势很猛,冲力很大,人员撤退时一定要注意向高处走,沿着上山方向进入上一个水平,然后出井。3、在撤退中,如出路已被水隔断,就要寻找井下位置最高、离井筒和大巷最近的地方暂时躲避;同时定时在轨道和水管上敲打发出求救信号。4、如突水区设立水闸门时,在人员撤出后,要立即紧紧关死水闸门,把水流完全隔断。5、水泵房人员在接到突水事故报警后,要立即关闭泵房两侧的密闭门,启动所有水泵,把突出的水尽快排出;没接到救灾领导人的撤退命令,绝对不可离开工作岗位。6、突水后,特别是老空区的积水突出以后,往往会从积水的空间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如瓦斯、硫化氢等,所以在避灾自救中要注意防止有害气体中毒和窒息。水灾现场处理与指挥水害防治讲座二、水灾现场处理1、应迅速判定水灾的性质,了解突水地点、影响范围、静止水位,估计突出水量、补给水源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2、要掌握灾区范围、搞清事故前人员分布,分析被困人员可能躲避的地点以便迅速组织抢救.3、根据突水量的大小和矿井排水能力,积极采取排、堵、截水的技术措施。4、加强通风,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的积聚和发生熏人等意外事故。5、在排水后进行侦察、抢险时,要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突水。6、在抢救和运送长期被困井下的人员时要采取措施,要防止突然改变他们已适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造成不应有的伤亡。水灾现场处理与指挥水害防治讲座三、水灾救灾指挥者应进行正确判断作为指挥者,在突水事故发生后,应正确判断遇险人员可能躲避的地点,科学地分析该地点是否具有人员生存的条件,然后积极组织力量进行抢救。水灾现场处理与指挥LOGO***地质背景*地质背景*地质背景*地质背景水害防治讲座煤矿水害防治理论与技术水害防治讲座第一节我国煤矿水害类型及分布水害防治讲座 矿床充水的基本条件可分为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两大类。(一)自然充水水源1.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所有矿床充水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大气降水有关。但这里所讲大气降水水源,是指矿床直接充水的唯一水源。第二节矿床充水条件分析一矿床充水的自然条件水害防治讲座2.地表水水源在有大型地表水体分布(海、湖、大河流、水库、水池)的矿床地区,查清天然条件下和矿床开采后的地表水对矿床开采的影响,是矿区水文地质勘探和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的头等重要大事,是评价矿床开采价值的重要内容。3.围岩地下水水源围岩地下水充水类型划分:①根据充水岩层性质不同可分为:砂砾石孔隙充水矿床,坚硬岩层裂隙充水矿床,岩溶充水矿床。②根据矿层与充水岩层接触关系不同可分为:直接充水矿床,间接充水矿床。③根据矿层与充水岩层相对位置不同可分为:顶板水充水矿床,底板水充水矿床.自然条件水害防治讲座1.点状岩溶陷落柱通道岩溶陷落柱在我国北方较为发育,在地下水的长期物理和化学作用下,中奥陶统灰岩形成了大量的古喀斯特空洞,在上覆岩层和矿层的重力作用下,空洞溃塌并被上覆岩层下陷填实,被下塌的破碎岩块所充填的柱状岩溶陷落柱像一导水管道沟通了煤系充水含水层中地下水与中奥陶统灰岩水的联系,特别位于富水带上的岩溶陷落柱,可造成不同充水含水层组中地下水的密切水力联系。岩溶陷落柱的地表特征比较明显,特别在基岩裸露区更为明显。(二)充水天然通道矿床充水天然通道主要包括点状岩溶陷落柱、线状断裂(裂隙)带、窄条状隐伏露头、面状裂隙网络(局部面状隔水层变薄或尖灭)和地震裂隙等。自然条件水害防治讲座2.线状断裂(裂隙)带通道断裂带是否能够成为充水通道主要取决于断裂带性质和矿床开采时人为采矿活动方式与强度。这里重点分析断裂带的性质,后面问题在充水人为因素部份讲述。3窄条状隐伏露头通道在我国大部分煤矿山,煤系薄层灰岩含水层和中厚层砂岩裂隙含水层以及巨厚层的碳酸盐岩含水层多呈窄条状的隐伏露头形式与上覆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不整合接触.影响隐伏露头部位多层充水含水层组地下水垂向间水力交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自然条件水害防治讲座4.面状裂隙网络(局部面状隔水层变薄区)根据含煤岩系和矿床水文地质沉积环境分析,在华北型煤田的北部一带,煤系含水层组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