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水动力特征的水利景观载体建设研究.docx

基于水动力特征的水利景观载体建设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9卷第10期2013年10月Vol.49,No.10Oct.,2013甘肃水利水电

第49卷第10期2013年10月

Vol.49,No.10Oct.,2013

GANSUWATERRESOURCESANDHYDROPOWERTECHNOLOGY

·14·

·设计与研究·

基于水动力特征的水利景观载体建设研究

张倩1,刘建林1,2,朱记伟1

(1.西安理工大学,陕西西安710048;2.商洛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需要更高品质的水利景观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立体、动态的水动力景观优势日益凸显。水动力景观能够充分发挥水的流动特性和动力价值,满足人们亲水性和娱乐性的景观需求。本文以水动力特征在载体建设中的应用为主,通过水动力特征内涵和表现形式的阐述,分析了水利景区建设中水动力载体的建设和应用。并以阁良区石川河城区段水动力苑景观建设为例,充分说明水动力景观在水利景区建设中的重要性,为其他水利景区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水动力特征;景观载体;水利景区

中图分类号:TU986;F426.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0144(2013)10-0014-03

1前言流的水动力特征主要包括河流的流动性、浸润性、力

近年来,现代滨水旅游业迅速发展,水利景区建学性、文化性及其生产力特性。

设逐渐兴起,以往的景区着重打造静态的自然景观,主要目的是恢复水域景观的自然风貌,缺乏与水动力特征相融合的设计,忽视水动力景观建设,导致景区层次单薄、缺乏灵动性和文化传承。为提高水利景区的的文化内涵和景观活力,迎合人们高层次、高标准的旅游需求,本文通过对河流水动力特征的分析研究,挖掘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以期在水利景区载体建设中合理应用。通过对水动力景观载体的分类列举及实例研究,使滨水景观在建设中形成既含有丰富水文化内涵又能满足人们亲水性和娱乐性的综合性景观。

2水动力特征文化内涵

自古以来,人类就利用水的流动特性从事相关的活动,动态的河流为农业灌溉、引水供水、排涝排污、交通运输等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方便,同时由于洪涝灾害的发生,人类又有对河流的防洪整治历史。水的动力特征在人类利用水、保护水、治理水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人类社会的繁衍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1。

水动力特征是指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利用水的运动特性所衍生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累积2]。河流湖泊形态万千,水系网络错综复杂,不同河流、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所展示的水动力特征不尽相同,反映的文化内容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河

3水动力特征表现形式

(1)流动性

河流具有流动的形态之美,流动的河流本身就是水动力特征的一种体现,蜿蜒曲折的溪流、气势壮阔的瀑布、静谧清澈的水库传达出不同形态下风格迥异的水流动特点。河流本身的流动特性对人类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好的方面是能够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和精神文明需求,促进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汛期水位上涨,河流淹没堤岸滩涂,甚至漫堤泛滥成灾,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2)浸润性

水是无孔不入,而地又是多孔体,河流浸润性主要体现在农业灌溉和地下水回灌两方面。农业灌溉是利用自然水动力或人工设施,将河流水资源输送到农田、草场、林地等,浸润土壤,以改善植物的生长发育条件;地下水回灌是利用工程设施将地表水注入地下含水层,以增加地下水储量。

(3)力学性

通过水的力学性能研究可得出波浪冲击、水流冲刷和护坡稳定性以及与内外水力有关的基本规律。边坡失稳的主要外力是渗流,由于水流形态不同,作用力大小也相异。护坡稳定性问题,主要是渗透力的破坏作用和渗透力在水动力计算值时的应

收稿日期:2013-09-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JQ5014);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118-211103)

作者简介:张倩(1989-),女,陕西宝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管理。

第10期张倩,等:基于水动力特征的水利景观载体建设研究第49卷

·15·

用。护坡稳定性可以分为总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前者主要是滑坡问题,后者主要是管涌问题。

(4)文化特性

河流流动的不同形式在人类长期以来的文化积累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形成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上善若水

文档评论(0)

文档下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