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生物医学仪器-学术学位研究生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pdfVIP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生物医学仪器-学术学位研究生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医学仪器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级学科中文名称:(生物医学仪器(0804Z1))

二级学科英文名称:BiomedicalInstruments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生物医学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等交

叉学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设立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

展的,具有较高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医学工程、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生物医学仪

器的研制和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和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

生物医学仪器工程是门新兴的边缘性的交叉学科,它融合了生物、医学,以及其他电子、工程学

科领域,宗旨是探索生命本质并改善人体健康,它的发展是离不开先进的仪器和测控技术的,如X光

机医学成像技术、CT成像技术、MRI磁共振成像、超生医学成像技术等,都大大地促进医疗技术的进

步和改变了医学诊断与疾病的治疗模式。而对探索生命现象的渴求和追求,又同时促进了仪器科学与

测控技术的快速发展,如基因测序技术、荧光蛋白技术等。而生物医学仪器学科是仪器科学与生物医

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着重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医学应用,并结合生物物理学、临床医学、生物电子

学、影像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手段,处理各种生物信号,干预、调节和

控制各种生命现象,发展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新型仪器及关键核心技术,培养相关

领域的创新人才。

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包括:

1.护理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2.智能康复医疗仪器

3.医学成像新技术

4.生物医学信号采集与处理

5.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

6.远程医疗技术

三、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1.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确定课题,并在

第三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须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上就课题的研究范围、

意义、价值、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案和研究进度做出说明,并进行可行性论证。开题报告通过后方

可进入论文内容研究工作。论文工作过程中应实施中检工作,中检通过后方可继续培养工作。学位论

文应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

2.硕士生学制为3年,学习期限为2-4年,一般原则上前两个学期修满学分,后四个学期主要从

事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及答辩工作。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非学位课、补修课三部分组成,课程教学原则上在两个学期完成。

(1)学位课

学位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

1)公共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为政治理论和英语课程。马克思主义和外国语分别负责相应公共必修

课的开设。其中政治理论应注重与实践相结合,按一定比例分配授课学时和实践学时。硕士研究生第

一外国语必修课调整为4学分,128学时。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计2学分

b.自然辩证法概论,计1学分

c.研究生英语,计4学分

2)专业基础课:3-5门,不少于8学分

(2)非学位课

非学位课包含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是提供给研究生选修的课程,旨在培养特定研究方向专

门知识或能力,拓宽知识面,开拓视野,支撑学科交叉研究等。选修课应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

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课程内容的更新,鼓励开设一级学科范围内跨二级学科的前沿研究进展课

和学科研究方法课程,旨在开拓学生研究视野,了解学科最新的研究动向。

(3)补修课

跨学科、跨专业或大专起点研究生,应补修2-3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本科生课程;补修课由导师

确定,通过自学或跟随本科生听课方式进行,需考核并记录成绩,但不计入研究生课程学分。

2.课程体系构成及学分要求

(1)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成

除公共必修课外,各类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16学时计1学分,且不超过48学时(3学分)。专业课

程16学时计1学分,且不超过32学时(2学分)。课程学时只用于课内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

上机、考试等);自学、调研、查阅资料、阅读文献、课后作业、撰写报告等环节,不计入课程学时。

培养方案中确定的课程,应编写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应包括课程名称、教学目的与要

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参考

文档评论(0)

185****47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