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转载]“上善治水”与“上善若水”的辩证分析
目前,社会上人们似乎对老子“上善治水”的教育理念颇多争议,争议的焦点集中在究竟是“上善治水”还是“上善若水”,一个“治”和一个“若”成了人们难解难破的哑谜。
治:《说文》古水名,音chi。《辞源》(1)管理,疏理。《论语》“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如治学、治经等。(2)惩处。《史记·李斯传》》“赵高治斯,榜掠千余。”(3)与“乱”相对。《易经系辞》“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又引申为治水、治下、治理、治化、治平、治世,治兵等,指整治、修治、治理事物之意;治生、治行,《管子》“治行为上,爵列为下。”指治理人的操守行为;治命,《左传·宣十五年》“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治体、治安等均为治理人的身体内和身体外一切事物、事理之意。
若:《说文》“若,择菜也。”《玉篇》“杜若,香草。”《辞源》(1)选择。(2)顺从。《书经》“钦若昊天。”(3)好像。《书经》“若火之燎于原。”(4)如此,这样。汝。假如,如果等义。(5)若水:古水名。有若许、若干、若何等均表示好像、如是之意。
从上面的注解我们可以看出:帛书校注本《老子·德道经》中的“上善治水”和通行本《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在本义上和理念上都存在着根本的差别。
a、帛书甲本《老子》是最接近老子本义的著作,它是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以前的写本,比敦煌本、楚简本都要早,而且这些版本均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的顺序,揭示了老子淳德归道的本义,是最能体现老子思想的真本。《老子·德道经》是忠实地整理、校订帛书甲本《老子》的基础上,参证乙本、楚简本、敦煌本及通行本,而校注的符合老子原貌的真本,为区别于其它版本,故称《老子·德道经》。对于“治水”还是“若水”问题,帛书甲本《老子》第五十二章为“上善治水”,乙本为“上善如水”,通行本《道德经》为“上善若水”。所以,为了体现老子的本义,《老子·德道经》坚决地恢复了“上善治水”的原貌,将老子“上善治水”的教育思想大白于世,大白于天下,使老子最具有民族特色、迥异于整个西方教育理论的天人合一教育方法服务于民、服务于社会,使《老子·德道经》重新发挥它治身、治国的重大作用。
b、同时,《老子·德道经》自始至终是承继了中华道德根文化的基因,忠实地翻译、转录、承载了伏羲、黄帝以来的道德根文化基因,是后人实践“修之身,其德乃真”的修真学说、修身学说,是后代通过实践道德、实践圣人之治的方法论,达到天人合一而淳德归道的实证科学。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全民教育、终生教育的教育大纲,是一部实证宇宙真理而获得大智慧的实践宝典,是一部运用道德的能量即道光德能来修证性命、再造道德品格的教育瑰宝。所以,《老子·德道经》并不单纯的世人眼中的一部探索宇宙奥妙的哲学学说,也不仅仅是一部知识性的道德伦理学说,更不是被术士们、兵家们、谋士们招摇应世的谋略学、兵法术等等。
《老子·德道经》的“上善治水”的教育理念,正是承袭了中华道德根文化修身、修真的基因,运用上善的道德能量治理、整治、矫正、刷洗、净化进而德化人们体内70%以上的水,从而达到修养性命、再造道德品格的治心、治身的修养作用。这个“治”精妙绝伦、妙到毫巅!恰如其分的将中华道德文化基因的治心、治身的作用,运用到“上善治水”的教育理念之中。如果改成“上善若水”,则不仅基因丢失,而且发生了基因变异,使修养性命再造道德品格的意义全失,从而违背了老子修身、修真的本义。
c、《老子·德道经》首重道德的能量性,运用道光德能滋养心灵从而德化人心、净化人身,达到培养道德心灵和品格是《老子·德道经》的本义,当今科学的水结晶研究成果也毫不留情地证明了道德的能量性。历代以来人们尊称《老子·德道经》为五千灵文,一字一灵符等。这个“灵文”“灵符”正是道德能量性最真实、最有力的佐证,它透露了实践者、实证者的心声。《悟真篇》中“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今古圣真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就是“上善治水”中“治”字的最好说明。“治”字更能体现道德的能量性,它将道德能量对人们身心的滋养、营养作用,和对人们道德品格的升华作用揭示得惟妙惟肖。古人治经,遣词造句极为慎重,一字千钧不敢马虎,一个“治”力透纸背,将道德能量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特性揭示得淋漓尽致,这正好证明了《老子·德道经》不仅是修身的宝典,也是治国的法典。
而“上善若水”则完全丧失了道德的能量性,丢失了《老子·德道经》运用道德能量修身治国的积极意义。“治”是动词,有积极、主动,充满朝气渴望升华之意。而“若”则是消极、被动,充满把人引向逃避现实、消极悲观的意味。一个“若”字不仅丢失了道德能量对人们体内70%以上生命之水的治理、再造作用,而且干脆否认道德能量的存在性!否认道德能量修身治国的积极功用,用消极避世的颓废思想和所谓的无为思想来麻痹人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培力的经典练习题 (含答案详解).doc
- 公司会计招聘启事范文5篇3624.pdf
- JTG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pdf
- 《回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多文本阅读.doc VIP
-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优质课件.pptx VIP
- SAP财务操作手册版.pdf
- 口腔门诊急诊急救.pptx VIP
- (2023年)河南省开封市-协警辅警笔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精品解析: 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Unit1ExtendedReadingEatinginChina拓展阅读课件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2020)选择性.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