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旧城海绵化改造工程
系统概述
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城区海绵化改造,属于源头控制措施,是城市水源污染控制和雨洪管理的首道防线。旧城区海绵化改造是我国城镇化转型、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必经之路,而解决我国旧城中的内涝、径流污染、水资源匮乏等问题迫在眉睫,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合理应用措施,是缓解旧城雨水问题的重要方法,是保障已建城区水环境安全、推动旧城生态化改造和建设海绵城市的有效手段。
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
图1-1看海的城市 图1-2缺水的城市
老旧小区改造存在的问题
由于旧城海绵化改造工程牵涉范围较广,改造推进往往面临多种困难。针对老城区的海绵化改造,在建设过程中,如何通过精细化设计、施工质量控制进行管理,取得当地居民的支持和认可,实现老旧城区海绵化改造工程,取得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急需解决的难题。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施工中的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老旧小区资料缺失
由于设计资料缺失、设施陈旧、现场情况复杂等原因,使老城区的海绵化改造在设计、工程前期准备和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迁延和中居民不理解的问题,对项目实施造成影响。
雨污合流
老城区排水管道大部分为雨、污合流管道,由于老城区的建筑、街坊、工厂内部均没有设置雨污分流、清浊分流设施,街坊道路普遍狭窄,道路下方各类管线多,大部分没有新建设污水管道的管位,给污水处理厂增加很大负担。而且合流排水管道大部分建设年代较远久,很多为砖砌的方涵或者混凝土管,而且管径偏小,且破损严重,强对流天气极易发生内涝。
图2-1雨污合流管道 图2-2雨污合流管道市政管网年代久远
老旧小区多数建设年代久远,当时的建设标准偏低,居民生活水平不高,居民用水量也不大,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卫生设备日趋完善,原有的排水系统管道管径已经不能满足排水需要,根据现场调查,用水高峰时段许多管道充满度已经达到100%,因污水不能及时排出,每到夏季经常散发异味,夏天居民不敢开窗,臭气直熏人,苍蝇蚊子嗡嗡直叫。
图1.2-3管线老旧 图1.2.-4管线老旧进场前与设计对接材料参数的问题
以老旧小区改造应用最多的透水砖为例,目前各地方海绵城市概念都在摸索进行当中,相关规范还在编制,设计参数多数参考行业标准CJJ/T188,且涉及公司专利,该标准对材料要求规格比较高,目前市场能够达到这类要求的透水砖厂家不多,造成材料选择困难,材料成本增加等诸多问题。
图2-5现场配合设计院人员进行现场对接及管线摸排工作。改造区域“海绵化”技术比选:
表五设计方案比选表
“海绵化”技术
考虑因素
选用说明
下沉式绿地
老城区建设密度大,绿化空间不足,而下沉式绿地对场地要求较
低,施工方便,适用性广
需增设排水管
土壤透性较差,地下水位整体较低
广义下沉式绿地包括生物滞留池、雨水花园、雨水湿地、
透塘、湿塘等
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使用区域广、施工方便
人行道、小区道路、停车场可进行透水铺装改造;需增设
排水管
植草沟
改造区域建设密度大,可施展空
间不足
不宜多用
蓄水池
研究区域建设密度大,而蓄水池节省占地、施工方便。如果改造区域水源不足,需进行雨水资源化
利用
可对小区现有水池进行改造,作调蓄池用。建设蓄水模块,配建雨水净化设施,保证出水水质
六 设计方案比选
位置
单项设施
功能
控制目标
处置方式
经济性
补充地下水
削减峰值流
量
净化雨水
径流总量
径流峰值
径流污染
分散
集中
建造费用
维护费用
路面部分
透水砖铺装
●
◎
◎
●
◎
◎
√
低
低
全透式水泥混凝土
路面
◎
◎
◎
●
◎
◎
√
高
高
半透水水泥混凝土
路面
○
○
◎
○
○
◎
√
中
中
透水沥青混凝土路
面Ⅰ型
○
○
◎
○
○
◎
√
中
中
透水沥青混凝土路
面Ⅱ型
○
○
◎
○
○
◎
√
中
中
透水沥青混凝土路
面Ⅲ型
◎
◎
◎
●
◎
◎
√
高
高
环保型雨水口
○
○
●
○
○
●
√
中
中
雨水弃流井
○
○
●
○
○
●
√
中
中
分隔
带
集雨型绿化隔离带
○
●
●
●
◎
◎
√
高
高
入型绿化隔离带
●
●
●
●
●
●
√
低
低
立交桥
区
下沉式绿地
○
●
○
○
●
○
√
中
中
调蓄池
○
●
○
○
●
○
√
高
高
表七 设计方案比选
方案
优点
缺点
推荐方案
1、道路绿化率较高,景观效果好,利于海绵化建设;
2、分离对向行车,能保证行车的安全;
3、路面行车道面积小,造价经济。
4、机非分隔,安全性好;
1、非机动车道相对较窄,不能作为辅道,应急车道使用。
比选方案
1、机非分隔,安全性好;
2、交通功能较强,避免非机动车干扰。
1、绿化率低,景观效果相对一般;
2、晚间对向行车,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