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docx

《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

《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近年来,随着各类输液导管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普遍,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CRT)发病率明显增高,其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一种特殊类型,在病因上与置入的导管密切相关,而在处理上又须考虑导管的临床使用而存在特殊之处。对其认识及处理不当,会增加医务人员、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导致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导管的合理使用。

本共识涉及的输液导管包括中心静脉通路装置(CVAD)和外周静脉通路装置(PVC)。CVAD是指导管末端位于腔静脉(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的输液装置,包括中心静脉导管(CVC)、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输液港。外周静脉通路装置包括长度8~10cm的长外周导管(或称“迷你中线导管”)和长度20~30cm的中等长度导管。导管长度6cm的外周静脉短导管不在本共识讨论范围。

1CRT分类

本专家共识以病人的临床表现作为主要的分类标准,将CRT分为以下4类:(1)深静脉血栓构成(DVT)。(2)血栓性浅静脉炎。(3)无病症血栓。(4)血栓性导管失功。

2CRT的风险因素与防备措施

2.1危险因素

2.1.1与病人相关的危险因素

置管病人常处于与疾病相干的特殊状况,而这些状况多与静脉血栓高危因素高度重叠,如手术、恶性肿瘤、长期卧床等。同一病人每每存在多重风险因素的叠加。

2.1.2与导管相关的危险因素

导管管径是最重要的风险因素。大管径、多腔导管有更高的血栓产生率。导管的材质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目前,随着导管材质的改进,主流材料聚氨酯和硅胶相干风险已明显降低。

2.1.3与操作和治疗相关的危险因素

置管环节反复穿刺、退送导管会加重内膜损伤,增加血栓发生风险。使用过程中,药物及输液速度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部分药物如化疗中的抗血管天生类制剂、促红细胞天生素等有促进血栓产生的风险。不规范的冲、封管操作会增加血栓性导管失功风险。2.2防备措施与建议

2.2.1人员培训应开展相关培训,组建专业静脉通路管理团队。2.2.2风险评估

CRT的发生往往是多个危险因素的叠加,需要考虑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有DVT病史或家族史;存在导致高凝状态的慢性疾病;VTE高危风险手术病人和复合创伤病人;已知存在凝血异常基因;怀孕或者口服避孕药者;有多次置入CVAD史;有困难或损伤性置入史;同时存在其他血管内置入装置(如起搏器);已发生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等。2.2.3血管通路选择

在满足治疗需求前提下,应选择外径最小、管腔数量最少、创伤最小的输液装置。

2.2.4置管血管选择

举荐在置管环节使用超声引导,除避免反复穿刺提高成功率外,可对血管管径举行评估。评估应在自然状况下举行,根据拟置管血管前提选择合适的导管,建议导管外径与置管静脉内径比值≤0.45%。

2.2.5导管尖端位置

目前,列国际指南均不举荐以单纯防备CRT为目标防备性使用抗凝药物或溶栓药物。对于血栓高危病人,仍有必要针对VTE风险采取相应防备措施。

2.2.7物理防备措施

在条件允许时,鼓励使用非药物措施预防血栓,包括置管肢体早期活动、正常日常活动、适当的肢体锻炼和补充足够的水分。

2.2.8降低导管失功风险

正确使用冲封管技术;应用正确顺序举行导管夹闭和分离注射器,削减血液回流;同时输注≥2种药物时应核查药物相容性,并在每次输液前用0.9%氯化钠溶液充分冲刷管路,或更换输液器。

3辅助检查

3.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临床怀疑产生CRT时,首选XXX超声检查。

3.2其他影像学检查

3.2.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3.2.2CT和MRI检查

不建议对诊断CRT病人无差别地举行胸部增强CT及肺动脉三维重建(CTPA)以明确是否合并肺栓塞。对以下情况,建议进一步行胸部增强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1)非导管正常路径范围内的血栓。(2)血栓范围较广,需评估血栓范围并明确是否由原发或继发上腔静脉狭窄所导致。(3)病人病症、体征与超声检查结果不相符。

3.2.3血管内超声检查

3.3D-二聚体(D-dimer)检测

对已诊断DVT的病人,建议检测D-二聚体并随访其变化,辅助对病情发展的评估。

3.4其他血液学检查指标

血常规及凝血功用检查对于疾病诊断价值有限,但对于评估出血风险、监测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4并发症及其防治原则

CRT的并发症分为局部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前者主要是静脉炎(见下文),后者主要是血栓继发的栓塞事件,包括肺栓塞和变态栓塞。上肢CRT导致肺栓塞较下肢DVT产生率低,引起严重病症性肺栓塞的风险更低。建议客观、理性地评估CRT引起病症性及致死性肺栓塞风险,避免导致过度治疗等不恰当的临床决策。继续留置导管情况下,

文档评论(0)

祝秀珍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好文档 大家想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