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章照度计算照度计算的目的是根据照明需要及其他已知条件(照明器的型式及布置,房间各个面的反射条件等)来决定照明器的数量及光源的容量,并据此确定照明器的布置方案。3.1利用系数法“利用系数法”考虑了直射光和反射光共同作用在水平面上的平均照度,适用于灯具均匀布置的一般照明以及利用墙和顶棚作反射面的场所。**利用系数m利用系数—表示光源发出的光通量被工作面接收与利用的程度。j1落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js光源发出的总光通量照明工程中,通常假设一些基本条件,通过计算,编出有关灯具的利用系数表,照明设计时,只需查找有关灯具的利用系数即可,见教材附录一。2.房间的空间用来表示房间的几何特征,包括室空间比和室形指数。房间的空间划分房间的室空间比以上三个系数中,一般使用室空间比RCR。与室形指数i的关系为i×RCR=5室空间比顶棚空间比地面空间比3.房间各部分的反射比系数(1)平均反射比r—某个空间各个表面反射比的平均值式中,ri,Ai分别表示第i个表面的表面积及其反射比(2)顶棚和地板空间的有效反射比(rC、rf)As—顶棚(或地面)空间内所有表面的总面积,㎡A0—顶棚(或地面)面积,㎡r--平均反射比(3)墙面的平均反射比(rw)Ag—玻璃窗的面积,㎡rg—玻璃窗的反射比,透明玻璃取0.1A--室空间部分墙面总面积,㎡表3.1房间各表面反射比系数的参考值10有大量深色灰尘的墙壁和顶棚,无窗帘遮蔽的玻璃窗;未粉刷的砖墙;糊有深色纸的墙壁、顶棚30有窗子的水泥墙壁、水泥顶棚;或木墙壁、木顶棚;糊有浅色纸的墙壁、顶棚50刷白的墙壁、但窗子未挂白色窗帘,或挂深色窗帘;刷白的顶棚,但房间潮湿,虽未刷白,但干净光亮的墙壁、顶棚70刷白的墙壁、顶棚、窗子装有白色窗帘反射比%反射面情况设计时,当建筑物内表面情况未知或未明了时,其反射比可按下表确定表3.2工作房间表面的反射比0.2~0.40.5~0.70.7~0.8反射比地面墙壁顶棚表面简化计算时,各个面的有效反射比:顶棚rc、墙壁rw、地面rf分别取值0.7,0.5,0.3。例题3.14.利用系数的确定步骤确定房间的空间系数RCR,CCR,FCR或i确定有效空间反射比rcrf确定墙面平均反射比rw根据所选灯具的利用系数表(附录1),查得利用系数m若计算出的RCR不是整数,用内插法求m值,取(RCR1,m1)和(RCR2,m2)⑤在利用系数表中,rfc=0.2,如果rfc≠0.2,就要用修正系数g加以修正(附表1.5),采用内插法:取(RCR1,g1)(RCR2,g2)5.确定平均照度Ev——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lx);Ф0——光源的光通量;N——光源的数量;m——利用系数;A——工作面的面积(m2);g——修正系数K——灯具的维护系数,见教材表3.3。例题3.2:已知会议室宽9米,长12米,层高3.5米,白色顶棚和墙壁,选用简式棚36W吸顶式双管荧光灯,灯管光通量为2400lm,确定灯具数量。已知rc=0.7,rw=0.5,rf=0.2。解:确定会议室的标准照度值,查表1.2,得EV=300LX计算室空间比RCR,先求室空间高度(计算高度)h=3.5-0.75=2.753.查表求利用系数m取rc=0.7,rw=0.5,rf=0.2,查附录p232,得:(RCR1,m1)=(2,0.79);(RCR2,m2)=(3,0.70)用内插法求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