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中为什么有“气”.pptVIP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气中为什么有“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雷银照1.引言

2.中国的气学说

3.西方的电流体学说

4.“电气”的出处

5.“电气”对应的英文

6.汉语“电气”与日语“電気”的关系

7.结论1.引言“电气”是指与静止电荷或运动电荷有关的能量的表现形式。“电气”是现代社会的常用词。“电气”这个词如何产生、产生的背景是什么、“电气”中为什么有“气”等,目前都不清楚,也没有见到有关讨论的文献。1.引言了解“电气”一词的来源不仅有助于全面、准确地掌握它的意义和用法,而且有助于了解电气发展史、把握当代电气学科的现状及其未来。通过起源理解事物,就是从本质上理解事物。这里考察“电气”词源,以期抛砖引玉。2.中国的气学说中国人认识“电”是从雷电开始的。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青铜器的铭文中就出现了“電”字。《说文解字》:“电,阴阳激耀也”。2.中国的气学说“气”字出现的时间更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已有气字“三”。《说文解字》:“气,云气也,象形”。就是说,“气”是指空中浮游的云气,是个象形字。2.中国的气学说“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通常是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寒暑的更替,都是气运动变化的结果。中国人几千年来都是通过“气”来解释物质世界的。先秦时期是气学说的产生和形成时期,汉代是物质性“气”的概念的成熟时期。2.中国的气学说东汉哲学家王充(公元27-97)在《论衡》中提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认为天的气和地的气相合就会产生万物。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之(1619-1692)认为整个宇宙除了“气”,别无他物,他论证了“气”的永恒不灭性,认为“气”乃是一种实体。2.中国的气学说中国最早用气学说来解释电的吸引现象的,目前见到的文献是东汉王充撰写的《论衡》。“顿牟”是指玳瑁。2.中国的气学说3.西方的电流体学说英语中表示“电气”的单词是:electricity它源于表示“琥珀”的希腊语。3.西方的电流体学说1600年英国物理学家W.Gilbert在他的著作《DeMagnete》中,把摩擦后能吸引稻壳等轻微物体的物质称为electrica。最早使用单词electricity的是1646年的英国医生、作家SirT.Browne。此后,人们把摩擦后能吸引轻微物体的现象称为electricity。3.西方的电流体学说1732年,法国电学家DuFay(1698-1739)提出了解释电现象的二流体学说(two-fluidhypothesis)。3.西方的电流体学说DuFay发现,用丝绸摩擦玻璃,用羊毛制品摩擦琥珀,那么玻璃和琥珀之间就会互相吸引。他认为有两种电流体,分别是玻璃质的(vitreous)和树脂质的(resinous),玻璃质的可用丝绸摩擦玻璃产生,树脂质的可用羊毛制品摩擦琥珀产生,当它们合并起来时互相抵消而呈中性。3.西方的电流体学说1748年,美国政治家、电学家B.Franklin(1706-1790)提出了一流体假说(one-fluidhypothesis)。3.西方的电流体学说Franklin认为只有一种电流体,而不是两种。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电流体就会从一个物体流动到另一个物体,获得电流体的物体将得到玻璃质电荷,Franklin称它是正电荷;失去电流体的物体将得到树脂质电荷,Franklin称它是负电荷。3.西方的电流体学说西方的电流体学说只用于解释电现象,而中国的气学说可以解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这两个学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共同点是:具有微粒性,玄虚,难以捉摸。4.“电气”的出处1847年之前汉语中可能没有“电气”这个词。间接证据:1847年2月由伦敦传教士协会的传教士麦都思W.H.Medhurst(1796-1857)在上海出版的《EnglishandChineseDictionary》对electricity解释是:“琥珀磨玻璃发火之法”。没有使用汉语术语“电气”。4.“电气”的出处4.“电气”的出处美国来华传教士、西医师玛高温(D.J.MacGowan,1814-1893)1851年2月在宁波府翻译了中文西书《博物通书》。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一本中文电磁学著作,因此也是电气、电子、通讯、信息等学科的第一本中文著作。4.“电气”的出处4.“电气”的出处《博物通书》共有45页,插图45幅,大约10750个汉字。《博物通书》可能是第一次使用汉语术语“电气”的中文文献。4.“电气”的出处

文档评论(0)

文库店小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优质教学及办公文档创作者,分享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