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5.1.1近三年各专业⼈才培养模式改⾰⽅⾯的⽅案、实施、
总结等材料
专业⼈才培养模式改⾰⽅⾯的⽅案、实施、总结等材料
教育的核⼼问题是⼈才培养模式问题。优化⼈才培养模式是⾼职院校实现根本任务和提⾼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才培养模式
是在⼀定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指导下,为实现培养⽬标⽽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构造样式和运⾏⽅式,包括培养⽬标、专业
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法、教育形式、培养制度等要素。⾼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结合最紧密的教育,但⽬前⾼等职业教育培
养的毕业⽣与企业⼈才需求的⽭盾⽇益突出,其主要原因是⾼职院校的教育与企业⽣产实际脱节。依托⼯学结合推进⼈才培养
模式创新是解决这⼀难题的有效⽅法。
⼀、⼯学结合⼈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从1991年10⽉17⽇国务院《关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最早提出产教结合、⼯学结合“”,到2005年10⽉28⽇《国务
院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再次强调提出要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的⼈才培养模式,⼤⼒推⾏⼯学结合、半⼯半读制
度。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范性⾼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更是将⼯学结
合作为⾼等职业教育⼈才培养模式改⾰的重要切⼊点。
⼯学结合⼈才培养模式是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的全⾯素质、综合职业能⼒和就业竞争⼒为⽬的,利⽤学校和企业
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参加实际⼯作相结合的⽅式,培养适合不同⽤⼈单位需要的⾼素质、⾼技能⼈才
的培养模式。
推⾏⼯学结合,⾼职院校可以把企业对⼈才培养的质量要求,最⼤限度地付诸于培养⽅案和教学实施当中,使⾼技能⼈才的培
养⽬标细化到每⼀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企业可以通过参加教学活动,参与⼈才培养过程;学⽣可以在⼯学结合中最⼤限度地接
触未来岗位。
⼆、数控技术专业⼯学结合的专业“车间”⼈才培养模式改⾰⽅案
⽬前,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精确⾼效塑性成形技术、优质清洁表⾯⼯程新技术、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的⼴泛
使⽤,以及⾼精机械加⼯⼯艺等多种新⼯艺的应⽤,纯机械制造的份额越来越少。企业不仅需要⾼技能的⼈才,更关注毕业⽣
的敬业精神、责任感、终⾝学习能⼒、交流沟通能⼒、团队合作能⼒。我们对数控技术专业⼯学结合⼈才培养模式进⾏了深⼊
探索,构建了⼯学结合的专业“车间”⼈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专业“车间”是校企合“作、⼯学结合”的创新和深化,是校内实训车间、校外实体车间的⾼度融合,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协作
⽅式建设与企业设备技术含量同步、管理⽔平同步的校内实训车间,⼴泛吸收先进的⽣产技术、⼯艺及管理⽅式,使校内实训
车间实现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设备先进化、环境真实化、⼈员职业化。企业实体车间承担顶岗实习课程教学、毕业设
计、教师现场挂职锻炼以及校企合作项⽬的开发,为学⽣的专业技能培养提供强有⼒的保障和⽀持,为师⽣开展教学、科研、
培训、产品加⼯、开发、技术创新提供平台。
1、以职教集团为平台,与⾏业企业建⽴密切的⾎缘“”关系,为实施⼯学结合⼈才培养模式搭筑平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
⾼职院校的⼀项重要职能。⾼职院校因企业的⽣存发展⽽⽣存发展。要建⽴⼯学结合⼈才培养模式,必须和⾏业企业建⽴密切
的⾎缘“”关系,把学校融⼊⾏业企业之中,把⾏业企业的理念和⽂化引⼊学院,使⾼职院校与⾏业企业共同进⾏⼈才培养的全“
⽅位、全天候、全过程”操作,真正实践⼯学结合的⼈才培养模式。
2、重构基于产品加⼯型的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将企业员⼯能⼒要求、⾏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融⼊了课程内容,重构基
于产品加⼯型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构建满⾜⾼职⼈才培养⽬标的⼈才培养⽅案。课程开发团队根据规定的课程
开发流程,通过职业岗位的⼯作任务分析—确定实际岗位的典型⼯作任务—根据能⼒复杂程度整合典型⼯作任务,即⾏动领
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将⾏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以典型零件为主要载体设计学习情境。
3、将课程教学与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紧密结合,按照车间组织“”的教学模式,创新产品加⼯型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实施的
运⾏机制。车间组织“”的教学模式,使⼤班“”教学⼩班“”化。将班级的学⽣分成5~6⼈⼀组,组成车间的班组,每个班组选出⼀
位班组长,负责各组的⽣产、组织与管理。⽼师就充当车间主任与技术主管的⾓⾊,进⾏整个车间的⽣产组织、⽇常考勤、过
程监控、反馈处理、技术咨询、故障处理、技术反馈、质量控制,实训管理按照企业班组管理⽅式进⾏,让学⽣⾝为准员“
⼯”体会真实的⼯作环境和⼯作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