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2期(总第245期)山西电力No.2(Ser.245)
2024年4月SHANXIELECTRICPOWERApr.2024
基于人工智能的基建工程质量通病
智能识别研究与应用
121
王旭东,阎玮,陈伟
(1.山西益通电网保护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太原030008;
2.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建设部,山西太原030008)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成熟,其应用也不断增加,针对海量的数据资源也亟须应用新
技术进行数据的深度挖掘分析。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基建工程现场质量通病业务场景中,
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模型,构建智能识别应用实现工程现场质量通病的智能识别与告
警,并通过样本增强技术及结果去重技术等相关技术,提高模型识别精度,提升目标检测效率。
该项目的研究使得质量通病问题由传统的人工巡检和监控检查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机器识别转
变,有效提升了工程现场质量通病监管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为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电网建
设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识别;质量通病;电网建设
中图分类号:TU71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320(2024)02-0026-06
0引言分析与共享能力亟待提升;四是现场作业点非常分
散,覆盖范围较广,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到达作业点,
在深入推进电网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基建工[1]
且在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时无法做到有据可循。
程现场质量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一是现场的感知
在基建工程领域,为落实基建改革配套措施,
能力仍需提升,视频监控设备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现已建设了视频监控平台,通过远程可视化管理措
工程现场端的自动感知技术手段单一,终端的集成
施,切实加强工程现场风险作业管控,实时掌握施
度较低,现场应用便捷性不高;二是现场施工人员防
工现场动态信息,进一步提升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
范意识不强,施工人员因长时间持续的工作导致精
平。视频文件的远程传输虽解决了一部分现场监
力、体力有所下降,无法全身心地集中参与现场工
控问题,但还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仍需安
作;三是数据价值挖掘不够充分,大数据、人工智能
排专人每天利用监控系统进行项目巡查,全程监管
等新技术未得到充分应用,在面对作业现场施工时
现场不规范作业和工程质量问题;二是感知层的终
只能通过人工监管方式对监控视频进行分析,数据
端设备数量具备了相当大的规模,基本满足设备物
收稿日期:2023-09-19,修回日期:2023-12-07联要求,但感知能力严重不足,无法对采集到的数
作者简介:王旭东(1979),男,山西昔阳人,2009年毕业于中据价
- 乡村振兴、双碳、储能、绿色金融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新能源知识科普(本账号发布文档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相关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