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知规则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中的适用.pdf

论通知规则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中的适用.pdf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5月May,2024

第46卷第3期ModernLawScienceVol.46No.3

■科技法学新视野:数字法治文章编号:1001-2397(2024)03-0144-14

论通知规则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中的

适用

徐伟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司法研究所,上海201701)

摘要:通知规则是归责条款,而非免责条款。这决定了通知规则可以直接适用于生

成式人工智能侵权,而非类推适用。反通知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中的缺失不足以成为

否定通知规则可适用性的充分理由。通知中“准确定位侵权内容的信息”可通过对话记录

和截图的方式提供,且通知人可以不是权利人。传统通知规则中的“必要措施”在生成式

人工智能侵权中发生了诸多变化,包括直接避免损害扩大的措施从处理已发生的侵权转

变为预防侵权再次发生,警示性措施从警示实施了侵权行为的网络用户转变为警示生成

式人工智能使用者,担保性措施无法适用、限制乃至停止提供服务的措施从针对网络用户

转变为针对诱发致害内容生成的使用者。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在收到通知后负有

避免致害内容再次生成的义务,但该义务的边界须根据个案中的具体商业模式、人工智能

技术发展状况等因素综合判断,且应有期限限制。在致害内容无法再次生成时,服务提供

者负有告知义务。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通知规则;避风港;网络侵权;必要措施

中图分类号:DF523.1文献标志码:A

-

DOI:10.3969/j.issn.10012397.2024.03.10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生成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虚假内容(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新能源知识科普(本账号发布文档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相关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