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饮酒》(其五)情境性教学设计
情境创设:学校校刊正征集山水田园诗歌代表性作家及作品,要求写出推荐理由,你想推荐陶渊明《饮酒》(其五),为此,你需要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任务一: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生平和写作背景
活动:
1.简介陶渊明:
2.简介写作背景
预设:
(1)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柴桑。
(2)《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首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话题,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任务二:朗读诗歌
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给生字注音,标出停顿。
预设:节奏划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3.指名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任务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活动:借助注释,把这首诗歌翻译成现代汉语。
参考译文:
将房屋建造在喧嚣扰攘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之地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闲适淡泊,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傍晚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任务四:探究问题,品读赏析
1.怎样理解“而无车马喧”与“心远地自偏”?
预设:这两句诗要结合诗人的人生理想和个性追求才能加深理解。陶渊明酷爱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自由,厌恶官场的虚饰和诈伪。为了生计,他几次出来做小吏,都极不情愿,最后终于解职归田,永不出仕。这里所说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车骏马,也就代表着官场繁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归隐田园,虽说仍离不开“人境”,但没有了这样的烦扰,所以说“而无车马喧”。至于“心远地自偏”,实际上是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更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就可以“大隐隐于市”,处闹市若幽谷。
2.关于陶渊明《饮酒》(其五),苏轼这样评述“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你怎么理解苏东坡的这段话?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苏轼认为,陶渊明在东篱采菊,无意间一抬头,南山映入眼帘,一个“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远散淡的氛围是吻合的;而“望”相比于“见”,更有目的性,更像是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因此说“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3.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现的画面。
预设:夕阳西下,山上雾霭缭绕,景色优美,鸟儿们叽叽喳喳,纷纷结伴归巢。
4.请结合《饮酒》全诗,说说为何诗人在结尾说“此中有真意”,却又“已忘言”?这是否矛盾?
预设:“真”即人的自然本性,“真意”指人生理想。“忘言”指的是恬静安闲的田园生活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表现陶渊明安贫乐道、不流于世俗的高尚品德,点明了全诗主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上《道德与法治》必背问答题汇总【一至五课】.docx
-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主观题会怎么考.docx
- 规范汉字书写,传承中华文化之美班会课件.pptx
- 江西省宜春市部分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 辽宁省鞍山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 七年级上册英语精选作文.docx
- 四川省乐山市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 整本书阅读规划.docx
- 重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 “锤炼文笔”十六种方式方法与技巧.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