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机械设计知识重点总结(4)
带传动
重点掌握:带传动受力分析(预紧力、有效拉力、最大有效拉力、欧拉公式、松边紧边)带
的弹性滑动和打滑(滑差率)带的应力分析(离心应力、拉应力、弯曲应力)单根V
带的基本额定功率
[1]带传动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传动平稳、能缓冲减振
[2]带的类型:平带、V带(三角带)、多楔带、同步带
[3]V带类型:普通V带、窄V带、宽V带、齿形V带、联组V带等
[4]普通V带型号:YZABCDE(七种,按顺序截面尺寸和承载能力逐渐升高)
[5]主要失效形式:打滑、疲劳破坏
[6]设计准则:在不打滑的前提下,保证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7]V带传动中,当带轮直径越小时,轮槽楔角应越小(V带与轮槽接触越紧凑,传动产生的
摩擦力越大,提高传动功率)
[8]V带参数按厚度和小带轮直径的比值来规定标准,平带参数按长度来规定标准。
[9]弹性滑动是由于带本身的弹性和带传动两边的拉力差引起的,只要传递圆周力,两边就一定
出现拉力差,故弹性滑动是不可以避免的。打滑是当带传递的工作载荷超过了带与带轮之间
摩擦力的极限值,带与带轮之间发生剧烈的相对滑动,故在工作中应该避免。在传动突然超
载时,打滑可以起到过载保护作用,避免其它零件发生损坏,但应尽快采取措施克服,以
免带摩损发热使带损坏。
[10]弹性滑动的影响:传动比不精确,V1VV2,传递效率降低,引起带的磨损和带的温升,
降低带的寿命。
[11]打滑的影响:造成带的严重磨损,从动轮转速急速下降,甚至停转,带的运动处于不稳定状
态,带不能正常工作,致使传动失效。
[12]带轮设计要求:带轮两工作面的夹角(槽角)小于40°,因为传动时带弯曲时内层受压膨
胀,外层受拉收缩,楔角会变小;工作时,V带顶面不能超出带轮外围,底面不能与轮槽
底面接触。
[13]V带传动张紧:目的:为防止带因塑性变形和磨损而松弛,使工作能力下降;方式:采用张
紧装置改变中心距和调整预紧力;
[14]张紧装置:定期张紧装置(采用位置可调的机架来增大中心距)、自动张紧装置(将装有带
轮的电机安装在浮动摆架上,通过电机部分重力平衡带的预紧力)、张紧轮(放在松边内侧,
使带只受单向弯曲;尽量靠近大带轮,以免减少包角;张紧轮轮槽与带轮相同且直径小于小
带轮的直径)
[15]V带传动安装尽量保证松边在上,紧边在下,能适当有效增大包角。
[16]提高传动能力防止打滑可采用:增大主动轮包角,采用截面更大的V带。
-1-
机械设计知识重点总结(4)
[17]为避免打滑,将带轮与带接触的表面加工粗糙些以增大摩擦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不合理;带轮与带接触面过于粗糙会加剧带的磨损,严重降低带的使用寿命,为避免打
滑可适当增加预紧力以增大摩擦。
[18]在普通V带传动中,影响带疲劳破坏的主要应力是哪些,为什么?
答:弯曲应力、离心应力、拉应力;在运动过程中,带的松边主要受到离心应力和松边拉应
力,在紧边受到紧边拉应力,在与带轮接触的位置受弯曲应力,因此带在运动过程中每一点
的应力都会发生变化,带每运动一周就是这些应力变化的一个周期,是导致疲劳破坏主要应
力。
[19]在带传动设计时,为什么要求中心距a=0.7~2(d+d)、传动比i≤7(取2~5)、小带轮包角
d1d2
α≥120°、小带轮基准直径d≥d、带速v=5~25m/s、带的根数Z、预紧力F?
1d1min0
答:中心距越小,则带的长度越短,在一定的速度下,单位时间内带的应力循环次数越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