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影视学-播音主持语言传播研究 教学大纲 .pdfVIP

戏剧与影视学-播音主持语言传播研究 教学大纲 .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播音主持语言传播研究》课程大纲

SpeechCommunicationofBroadcastingandHosting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教学目的重在讲授播音主持语言传播艺术的发展历史、创作理论及相关业

务问题,使学生能够把握本学科的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并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

习奠定基础。

本课程要求学生对学科总体有宏观的把握,并对本学科的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有

基本了解,初步奠定研究分析问题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

第一讲播音主持语言传播发展研究

1.语言传播发展历史概况

2.现阶段播音主持事业发展状况

第二讲对播音主持语言的认识

1.对于语言的基本认识——语音、语法、词义

2.播音主持语言是语言的一种特殊样态

3.播音主持语言的特性

4.播音主持语言的发展

第三讲播音主持语言传播的本质研究

1.对语言传播本质的理解

2.传播特征

3.研究方法

阅读材料:

1.秦琍琍.口语传播[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张颂.播音语言通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3.林焘.语音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张颂.中国播音学(修订版)[M].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第四讲播音主持语言传播体系研究

1.学科内涵与外延

2.学科支撑

3.研究体系

第五讲播音主持语言传播创作研究

1.创作观念

2.创作原则

3.创作分类

阅读材料:

1.张颂.广播电视语言艺术[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姚喜双.播音学概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

3.李洪岩.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文化品位及审美趋势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

社,2007.

第六讲播音主持语言传播业务研究

1.业务范畴与业务能力

2.实践练习

第七讲播音主持语言传播艺术研究

1.艺术特征

2.艺术功能

3.艺术追求

阅读材料:

1.毕一鸣.语言与传播[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2.张晓锋.解构电视:电视传播学新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3.佚名.用声音传播,人民广播播音70年回顾与展望[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

社,2011.

第八讲播音主持语言传播文化研究

1.语言传播文化内涵

2.语言传播文化心理

3.语言传播全球化与民族化

阅读材料:

1.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鲁景超.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3.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王丽娟.视听语言传播艺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三、教学方式

1.讲授法。通过主讲教师目标明确、层次清晰、逻辑严谨、语言流畅的讲

授,引导学生接触经典文献,熟悉播音与主持艺术研究的思维的习惯,启发学术

问题的生成。

2.研讨法。通过预设问题,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献,结合学术研究前沿信

息,自主寻找答案,最后得出结论并经历集体研讨的检验。由此培养学生的理论

分析与学术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

评价标准与重点:以是否实现预设教学目标为主要评价标准,即认知、技能

与情意三个方面的目标,同时注重评价教学过程中所能够实现的其他功用,尤其

是注重整体评价、过程评价以及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质的评价。

1.学生课堂表现记录,注重评价学生是否经历了真实的学习过程,是否由

此过程而有所提高和发展;

本课程以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研讨为主。在本学期里,要求每个同学至少做

一次专题发言,是指在本课程所列专题中选择一个做主题发言,每次专题发言时

间大约35分钟左右。发言者要做好充分准备,最晚要在每次上课前两天将发言

稿(5000-6000字)交给或用e-mail发给大家,发言之后要接受大家的质疑。

对于大家提出的问题,不能当场回答的或者未阐述清楚的,在下次课开始的时候,

用5-10分钟的时间回答或进行补充阐述。专题发言者应该将该主题的研究现状

和背景以及主要参考资料要做较明确的交代。

2.期中课程小论文或读书报告

3.期末口试或学习心得展示汇报,注重评价学生个性化的课程学习成果与情

意养成状况。

五、学习资源

教材:

1.张颂.播音主持艺术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资料: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

文档评论(0)

hhhhh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