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樊锦诗:敦煌的女儿.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樊锦诗:敦煌的女儿

(敦煌莫高窟)

这里,应该是中国唯一一个可以评上5A,却生怕评上5A的景区;这里,应该也是中国极少不让拍照的景区。

敦煌莫高窟,一座大漠深处的世界艺术宝库,有人说“莫高窟”是“东方卢浮宫”,按说艺术本无价,但如果非要拿一座800年历史的博物馆去和1600历史的艺术殿堂相比,那实在不合适。

莫高窟始建于南北朝十六国时期,历经北魏、隋、唐、北宋、西夏不断扩大修建,元代以后莫高窟渐渐衰败而被废弃。这场衰败,是人类的幸运,因为无人打扰的莫高窟完好的封存了千年历史。如果没有莫高窟留存的“敦煌遗书”,就没有那上起东汉,下至元代,10多个朝代的珍贵文献,如果没有石窟壁画,我们永远不知道史书中记载的太平盛世、礼仪乐器、社会风貌究竟是真是假。

莫高窟,是清晰的历史,是活着的艺术,但我们的后代,后代的后代很可能看不见它。一是因为天灾,气候变化、沙漠化、洞窟自身的酥碱、起甲、霉变等;二是因为人祸,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在90年代初,借“考古”之名,盗走莫高窟大量文物、佛像,剥离了许多唐代精品壁画,现在分散于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地。然而,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很难感受到千里之外这座文化结晶的消亡,就如同我们不知道,有人为守护莫高窟付出了一生。

(樊锦诗)

樊锦诗,她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守护、研究敦煌莫高窟。这一切的起点,是因为1963年,一个瘦弱的上海姑娘被分到了敦煌,有人好奇,是不是太偏了点?事实上,樊锦诗学的是考古,敦煌对这个专业来说,恰是最好的地方。对樊锦诗来说,她是“一见敦煌误终身”,深厚的历史,辉煌的艺术,穿越千年,依然美的让人心醉,以致于让她忘了这黄沙漫天之地的艰辛,那时候,她和大家住土房喝咸水,终日在洞窟里临摹壁画、保护修复、调查内容、研究文献。此后50年,樊锦诗再也舍不得离开敦煌,同为考古学家的爱人彭金章,也在1986年来到敦煌,和爱人一起守护莫高窟。

在国内,没人比这夫妻俩更了解莫高窟,樊锦诗编写了大量文献,都是业界权威的莫高窟考古报告。此外,她带领科研人员,在石窟遗址的科学保护、科学管理上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形成系统的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了更好的保护,她一直在积极谋求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工作的国际合作,而彭金章先生主持过莫高窟北区考古发掘、莫高窟96窟等遗址发掘,还曾主持多个莫高窟相关的国家级科研项目、科研课题。

2017年7月29日,彭老逝世,享年81岁。樊锦诗老人带着爱人的遗愿,继续执着守护着莫高窟。

文档评论(0)

爱学习的打工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助理工程师持证人

涉猎广,爱学习的打工人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23日上传了助理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