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宏基因组分析和诊断技术在急危重症感染应用的专家共识
感染是急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新发病原微生物的出现、耐药病原微生物的增多以及免疫抑制宿主的增加,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脓毒症(严重感染)患者病死率高达50%
。
最新调查研究发现,中国脓毒症相关性标化死亡率为66.7例/10万人口,全国每年共有脓毒症相关性死亡病例近103万例。重症感染起病急、进展快、病原体复杂,短时间内能否明确致病病原微生物至关重要。
1疑难危重感染病原学诊断亟待突破
感染是急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脓毒症为例,脓毒症(严重感染)患者病死率高达50%。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例,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在全球感染性疾病位居榜首,预估中国每年新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约1000万/年。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例,预估中国每年新发脑膜炎患者约85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通常表现很严重,常常导致高死亡率。
2新一代感染辅助诊断方法—mNGS
传统的检测方法在敏感性,特异性,时效性,信息量等方面存在局限,而且对于未知或者罕见的病原微生物,无法快速识别。
基于宏基因组新一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snextgenerationsequencing,mNGS)不依赖于传统的微生物培养,直接对临床样本中的核酸进行高通量测序,然后与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根据比对到的序列信息来判断样本包含的病原微生物种类,能够快速,客观地检测临床样本中的较多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且无需特异性扩增。
3mNGS研究进展
2014年新英格兰杂志首例mNGS的临床案例报道以来,国际与国内在方法学提升与临床应用评估方面进展迅速。包括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在内的多家医院,多位临床专家推动mNGS的临床转化,以系列案例或队列研究的形式发表多篇mNGS临床应用研究成果。往期编者对2018年病原宏基因组(mNGS)大事件进行了盘点,国内外进展详见《感染精准医学2018年终盘点|病原宏基因组学(mNGS)进展》。
4、mNGS检测范围及适应症
新一代测序技术是一个开放的分析和诊断系统,目前已经纳入的病原体有8000多种,其中包括3000余种细菌,4000余种病毒,200余种真菌和140种寄生虫,为疑难危重症及罕见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根据目前的临床经验,研究结果和mNGS技术的优势,推荐mNGS在急危重症感染患者中应用的主要适应症:
1)病情危重需要尽快明确病原体;
2)特殊病人如免疫抑制宿主,合并基础疾病,反复住院的重症感染患者需要尽快明确病原体;
3)传统微生物检测技术反复阴性且治疗效果不佳;
4)疑似新发病原体,临床上提示可能有一定的传染性;
5)疑似特殊病原体感染;
6)长期发热和/或伴有其他临床症状,病因不明的感染。
5、mNGS流程概览
宏观来看,一个完成的标本检测周期分为5大环节:样本采集,样本处理(包含核酸提取与文库构建),基因测序,生物信息分析与报告解读。在样本采集流程,需要遵循一定的采集原则,以防止样本污染。
样本采集送往实验室后,实验室需要对样本进行前处理(血浆分离、痰液液化、破壁等),核酸提取,构建文库之后上机测序。
测序数据下机后,再对测序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鉴于测序有效数据中一般90%以上为人源序列,首先去除人源宿主序列后与病原体数据库进行比对,进而鉴定疑似致病微生物。
6、mNGS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与传统病原微生物检测相比,mNGS敏感性高,信息量大,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mNGS在急危重症感染性疾病应用中尚面临诸多挑战,未来发展将会集中在如下几大层面。
mNGS具有比传统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更强大的效能,但目前在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不能完全取代常规的检测技术,未来的感染性疾病诊疗过程将会联合多个学科,使用多种技术方法辅助诊断,进而实现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