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人教社中外历史纲要上四单元
【填一填】本时期坐标知识填空。
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人教社中外历史纲要上四单元【学习目标】1.了解明清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朱元璋个人简历【探究】朱元璋为何能实现人生逆袭?学历:第一学历无,第二学历无(自学)民族:汉;出身:贫农;生卒:1328—1398经历:1328—1344年,在家务农(放牛)1344—1352年,从事宗教行业(和尚)经常化缘(要饭)1352—1368年,成为革命家(参加农民起义)1368—1398年,大明朝CEO(皇帝)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1.明朝的建立(1)背景: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2)政权:1368年,朱元璋,应天府,大明(3)代元:1368年,攻占大都,结束元朝统治。
明朝建立经过:1351年,红巾军起义爆发。1353年,朱元璋参加红巾军起义。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同年,明军攻陷大都,元朝灭亡。明朝的建立与统一形势图
材料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有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皇明祖训·祖训首章》【探究】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为此明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方法:事皆朝廷总之(皇帝专制独裁)措施:废除宰相制,皇帝直接统领六部
2.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皇宫内文渊阁值班-常设秘书机构(内阁)“票拟”(皇帝)“批红”;中后期,有的大学士被喻为宰相【探究】他被称为“永乐大帝”,他是谁?【拓展】你知道朱棣有哪些突出贡献吗?政治?:设置内阁和东厂;?军事?:天子守国门(迁都北京),亲征蒙古;文化:?编纂?《永乐大典》;外交?:派郑和下西洋?:
宰相内阁首辅制相似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不同地位(权力来源)法(制度)定,权力机构非法定(皇帝赋权),咨询机构职权参与决策无决策权,不能统领百官对皇权作用一定程度,制约皇权不能制约,君主专制产物【比较】宰相制度与内阁首辅制的异同。
2.有学者指出:“皇帝刚烈,严嵩柔媚;皇帝骄横,严嵩恭谨;皇帝英察,严嵩朴诚;皇帝独断,严嵩孤立。因此君臣之间‘如鱼得水’。皇帝把严嵩看作心腹,高枕无忧;严嵩把皇帝看作护身符,无所不为。”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明朝(A)A.君主专制得到极大加强 B.注重协调和改善君臣关系C.八股取士易于选拔奴才 D.内阁制度有利于知人善任
【探究】如何理解“喻为宰相”反映的确是皇权的加强?如何制约?大学士的权力不是制度赋予,而是皇帝赋予的;权力大反映的是皇帝权大4.宦官专权司礼监获得代皇帝“批红”权力,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材料大学士宋濂有一次在家举行家宴,第二天明太祖询问其邀请的宾客、招待的酒菜等,宋濂据实回答,明太祖听完后很满意,说:“诚然,卿不欺朕。”随后把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给宋濂看,上面详细地标注了宋濂家宴时宾客的席位、菜肴菜色、谈话内容等。材料反映了明朝政治的什么特点?加强百官监督,强化君主专制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1.郑和下西洋——【历史解释】(1)概况: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郑和,七次,出海访问亚非材料一成祖疑惠帝(建文帝朱允炆)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用,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明史·郑和传》材料二所谓朝贡贸易,即入贡国家、少数民族表明臣属于中国,将自己的奇珍异物以贡品的名义进献给中国皇帝,中国再将丝绸、金银、瓷器等以“赏赐”的名义回赠给“入贡国”。——《中国对外贸易史教程》根据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和贸易的特点。目的:宣传国威;寻找建文帝特点:厚往薄来;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2)评价①积极: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领先大航海半个多世纪②消极:带来较大财政负担,未能持续。协和万邦郑和下西洋代表了一种和平交往的航海模式。郑和船队在28年的航海中,只出现过自卫性质的三次战事,没有占据外国的一寸土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的人文传统。
【探究】梁启超曾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个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竟无第二个郑和”。为何西方大航海能持续,而中国下西洋未能持续?(从动力、方式两方面分析)动力:大航海是经济驱动;下西洋是政治目的方式:和平友好往来暴力掠夺
【探究】结合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思考,有没有一种兼顾经济发展和促进国际和平实现共赢的道路?道路:“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建设从我国改革开放和长远发展出发;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穿花寻路、拨云散雾——2024年山东卷图表数据类题型分析与方法突破 课件--2025届山东省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pptx
- 第1讲 先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奠基时期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pptx
-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pptx
-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
-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pptx
-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1.pptx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pptx
- 第2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pptx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件-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1.pptx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1.pptx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pptx
-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同步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