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脑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和比较研究 .pdfVIP

两种脑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和比较研究 .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种脑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和比较研究

魏纯纯;王培;缪朝玉

【摘要】目的本研究制备两种脑出血动物模型:脑缺血后使用tPA诱导的出血转

化模型(MCAO-HT)及胶原酶注射诱导的脑出血模型(clCH),并比较两种出血模型的

异同及可能的优缺点.方法MCAO-HT模型:栓线经颈内动脉入颅,堵塞大脑中动脉,

构建线栓法大脑中动脉堵塞模型,堵塞后5h静脉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10mg/kg)制备脑缺血后出血转化模型;cICH模型:利用脑立体定位技术,直接

向纹状体注射0.05U胶原酶Ⅳ,诱导脑出血模型.结果MCAO-HT模型小鼠较

MCAO模型小鼠,24h患侧半脑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升高,MCAO-HT模型小鼠血-脑

脊液屏障(BBB)通透性显著高于MCAO模型小鼠;cICH模型小鼠,较假手术组小

鼠,24h神经功能损伤、脑水肿、出血量和炎性水平都有显著升高.结论MCAO-HT

模型引起的出血为tPA诱导BBB通透性增加,导致的“渗血”,可能更适用于对血-

脑脊液屏障及血管通透性的研究.而clCH模型引起的出血为胶原酶直接破坏小血管

壁导致的“漏血”,可能更适用于出血诱导的水肿、炎性反应、细胞死亡和氧化应

激的研究.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

【年(卷),期】2016(045)011

【总页数】6页(P39-44)

【关键词】脑缺血;出血转化;脑出血;动物模型

【作者】魏纯纯;王培;缪朝玉

【作者单位】200433上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药理学教研室;200433

上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药理学教研室;200433上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二军医大学药理学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

脑卒中是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病,因为循环障碍的原因不同主要分为

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也分别称为脑缺血和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

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卒中的80%,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局部脑组织供血障碍,

导致缺血缺氧性的脑组织病变坏死,进而造成一系列的神经功能损伤。在缺血性脑

卒中的病理发展过程中,有一种状态兼具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特征,即

脑缺血后出血转化(hemorrhagictransformation,HT),在脑缺血患者中,出血

转化与病死率升高正相关[1]。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

MCAO)模型,主要包括线栓法、电凝法和血栓栓子阻塞法等,目前广泛应用于缺

血性脑卒中临床前研究。但是,用于研究脑缺血后出血转化的模型只有零星报道。

笔者比较了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pMCAO)和暂时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

(tMCAO),在脑缺血后出血转化模型中的应用,并用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

成功制备了脑缺血后出血转化模型。

脑出血是致命的卒中类型,有较高的发生率和病死率[2,3]。脑出血约占全部卒中

的10%~15%,其发生率与种族相关,例如在中国人中,脑出血约占全部卒中的

33%,而在白种人中仅为12%[4]。有报道指出,脑出血发病后1个月病死率约为

40%,过去20年医疗水平的提高并不能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而且幸存的患者也

要忍受长期的身体和意识障碍[5]。脑出血的高复发率和致死率是由于缺乏有效的

治疗选择,因为现有的临床治疗方法还仅限于初级治疗,如控制颅内压、治疗血肿

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2,6]。脑出血后脑损伤和修复的机制尚不明确。近20年来,

依赖于动物模型,脑出血临床前研究对脑出血病理过程有了初步认识。目前最常用

的两种脑出血动物模型是全血模型(bICH)和胶原酶模型(cICH),其中胶原酶模型使

用最为广泛。胶原酶模型最早由Rosenberg等[7]发现和使用。笔者对传统的胶原

酶脑出血模型进行了调整,提高了出血位点和出血量的一致性,减少了操作造成的

脑损伤。本研究成功制备了脑缺血后使用tPA诱导的出血转化模型(MCAO-HT)及

胶原酶注射诱导的脑出血模型(cICH),并比较两种脑出血动物模型的异同及优缺点。

1.实验动物:C57BL/6小鼠,体质量25~30g,雄性;ICR小鼠,体质量25~30

文档评论(0)

177****00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