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课件.ppt

第十一讲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从古典精神分析到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自我心理学的发展艾里克森对自我心理学的贡献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安娜其人

(AnnaFreud,1895—1982)弗洛伊德的小女儿,六个兄弟姐妹中唯一继承父亲衣钵的人。“我和精神分析学是一对从一出生就争着引起父亲注意的双胞胎”。“当时如果有避孕药,我是不会来到这个世界的。”14岁时开始旁听著名的“星期三讨论会”。17岁阅读父亲的作品,并常与父亲讨论精神分析用语的含义。22岁因连串噩梦侵扰,迫使弗洛伊德违背“禁止对亲朋好友进行精神分析”的禁令,历时4年之久将安娜作为自己心理研究的对象之一。高中毕业后开始跟随父亲,为照顾晚年患病的父亲和将父亲的事业发扬光大终生未婚。尽管安娜未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却最终成为了运用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儿童发展的创始人之一,并被后人评为“20世纪100位最杰出的心理学家”之一。由于安娜·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特别是儿童分析的卓越贡献,许多大学授予她名誉博士学位,其中有美国的克拉克大学、杰佛森医学院、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她父亲的母校、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此外美国政府还曾授予她“麦迪逊奖”,英国政府也曾授予她大英帝国骑士爵位。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安娜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弗洛伊德认为伊底对心理活动具有绝对支配作用,自我仅是伊底对付外界的工具,能量来自伊底。安娜重视自我的作用,伊底和超我只能通过自我去了解。弗洛伊德主张伊底控制自我,安娜主张自我约束伊底。弗洛伊德以分析伊底作为治疗和理论起点,安娜把分析自我作为解决精神分析问题的起点。由于安娜,自我成为精神分析的一个合法研究对象。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安娜对自我心理学的两大贡献与不足总结扩展了自我防御机制理论。将精神分析法用于儿童心理治疗。提出儿童的六条发展线索。最终形成自我对内外现实的控制能力。没能真正解决自我的防御机能和适应机能的不协调。只是在潜意识冲突领域研究自我。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的建立海因兹·哈特曼(1894一1970)生于德国,早年学医获博士学位,后在维也纳随安娜学习精神分析。二战后移居美国,主办《儿童精神分析研究》杂志,创立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曾任纽约精神分析学会会长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被誉为自我心理学之父。二战后在精神分析方面最著名的理论家。《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一书,可与弗洛伊德的《自我与伊底》相提并论,是自我心理学发展的第二座里程碑。主要贡献:一方面澄清了弗洛伊德体系中关于自我心理学一些模糊认识;另一方面他把精神分析中的一些命题的表述恰当地纳入普通心理学范畴(如知觉、记忆、思维、创造力等),试图建立精神分析与学院心理学之间的联系。

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自我不一定要在伊底和超我的冲突中成长,能够在经验上存在于心理冲突之外的过程。自我的起源:自我和伊底都是从同一种先天的生物学禀赋即未分化的基质中分化出来的。从起源上区别自我和伊底,标志自我心理学的最重要进展。使精神分析的研究包括普通心理学。自我在发展上也独立于伊底,是自我的自主性发展。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初级自主性的发展:从半岁到一岁,自我的知觉、思维、记忆等机能的成熟,是先天的独立于伊底的没有冲突的自我机能,起着对环境的适应作用。次级自主性的发展:从伊底的冲突中发展起来,用于健康地适应生活的机能。如理智化作用,指用智力活动解决冲突。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自我的适应实质上是初级自主性和次级自主性作用的结果。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包括自体成形和异体成形。进步的适应与倒退的适应。整体适应。是自我的整合功能。哈特曼的最大贡献:把精神分析从研究本能冲突的病态心理转向研究自我适应的正常心理,从而把精神分析的研究内容纳入普通心理学的范围。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艾里克森其人

[ErikHomburgerErikson1902-1994]美国心理学家,儿童精神分析医生,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只受过大学预科教育。1933年参加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并追随安娜学习儿童精神分析。同年在美国波士顿开业,1936-1939年在耶鲁大学医学研究院精神病学系工作,1939-1944年参加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儿童福利研究所的纵向“儿童指导研究”。40年代曾到印第安人的苏族和尤洛克部落从事儿童的跨文化现场调查。1951-1960年在匹兹堡大学医学院任精神病学教授。1960年起任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学教授,直到1970年退休。继哈特曼之后自我心理学的杰出代表,他进一步发展了哈特曼所重视的社会环境对自我适应作用的思想,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三个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