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与企业发展研究
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增长、
模式转型与企业发展研究*
———基于长三角的调查与思考
杨上广
(华东理工大学经济发展研究所200237)
内容摘要:在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演化规律及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结构转变研究回顾的基础上,探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困境及未来可能的模式转型和政策选择。同时,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结果,提出基于宏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和国情变化背景下,未来企业可能的一些发展方向。
关键词: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企业发展开放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171(2010)11-0090-00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接近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进入经济发展的“增长加速”的轨道(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03)。但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中国在踏上经济快速发展通道的同时,经济结构的扭曲也给经济带来许多潜在风险。当前,新的“开放”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突出。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浮动预期,特别是国际资本的流入、流出等对实体经济、资本市场的影响,将中国经济置于了外部冲击风险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思考在开放条件下中国发展面临的困境及未来可能的模式转型和政策选择,并预测未来企业可能的发展方向,成为当前非常重要的现实命题。
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结构转变研究回顾
发展经济学家归纳了发展中国家的大量典型事实,如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纳克斯的“贫困循环陷阱”、钱纳里讨论的“经济结构”等,把发展中国家的结构非同质、起点困境描述得非常“典型”,并进一步形成了所谓的经济发展的“突破理论”,即通过某种方式进行贫困循环陷阱的突破,如罗斯托的大推动理论、非均衡、双缺口等。经典的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为
收稿日期:2010-08-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JY048)和华东理工大学探索性基金项目(2009ECK001)
作者简介:杨上广(1972-):华东理工大学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城市和区域经济学。
—90—
c1994-2011chinaAcademicJou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1Irightsreserved.http:/www.ci
2010年第11期
了突破“贫困循环陷阱”就必须要进行国家干预提高储蓄,同时,“扭曲要素”来创造需求和低成本竞争力。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来源和内生演化的动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增长模式转型的讨论就从未间断过。传统的提法是从外延型转向内涵型,从粗放型转到集约型的增长模式上。中国学术界也对此进行了大量分析和总结:吴敬琏(2005)在《中国经济增长的抉择》一书中提出中国的增长模式仍属“旧型工业化道路”(2006);林毅夫(1994)在《中国的奇迹》一书中把传统体制归纳为“赶超战略”下的模式选择;张军(2002)、张平等(2004)提出了中国发展模式是一种“过度工业化增长模式”;刘世锦(2005)则总结为“低价工业化增长模式”。此外,不少文章也开始对中国发展的路径进行梳理、反思和分析,集中在国家战略和政府干预、要素价格扭曲和重估、储蓄—投资机制、技术创新、增长的代价的分担以及开放问题、城市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收入分配等增长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希望描述和分析中国增长的轨迹和特征(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03)。
关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成因,中国学术界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观点:增长的加速器表现在两大引擎上,即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配合着资金流程和资本形成的改变,经济增长加速,经济结构和资金配置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刘霞辉等,2007);高储蓄和高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结构配置优化、资本形成效率提高对经济增长有重要贡献(王小鲁、樊纲,2000);世界银行《2020年中国经济》强调结构变革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吴柏均等(2006)提出强力政府和高效市场是中国两大经济引擎;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04)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得益于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行的产业结构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