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高中地理最拿分考点系列考点2荒漠化的防治新人教版必修3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最拿分考点系列考点2荒漠化的防治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最拿分考点系列考点2荒漠化的防治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考点2荒漠化的防治
1.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
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内陆
地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2.荒漠化的防治重点及措施
荒漠化的危害
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荒漠化的防治内容
一是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三是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荒漠化的防治原则
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荒漠化的防治重点
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荒
漠
化
的
对
策
和
措
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
耕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渍化
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内陆地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生物措施
干旱地区的绿洲
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
封沙育林
绿洲前沿地带
营造乔、灌木相结合的防沙林带
绿洲内部
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组成一个多层防护体系
工程措施
缺乏水资源的地区
利用柴草、树枝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现有林地
应该作为防护林的一部分,不能再毁林开荒
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
不能盲目开垦,主要用于种树种草,发展林业与牧业
对已经造成荒漠化的地方
应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的途径: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对荒漠化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荒漠化防
治的现状
建立了一批融科学实验、治理和开发利用于一体的防治荒漠化实验推广站,创造出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等许多成功的治理措施.我国政府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1.某区域生态问题、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
(1)综合分析某生态问题的成因
针对上述每一问题,要综合分析其成因,一般应按以下思路展开:
成因
eq\b\lc\{\rc\(\a\vs4\al\co1(自然原因\b\lc\{\rc\(\a\vs4\al\co1(地形原因(海拔高度、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植被原因(密疏状况、季节变化等),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
当然,分析原因并不需对每一方面均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对上述与某生态问题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如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自然条件包括:由高原山地向平原过渡、坡度较陡;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形成,冲刷力强;植被稀疏,覆盖率低;土质由粉砂颗粒组成,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人为原因包括:对植被的破坏尤其是对森林的砍伐;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如轮荒等;露天开矿的采矿方式。
(2)针对成因,提出应对措施
要做好这一步,关键在于加强针对性,针对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总结出应对措施,即包括对自然条件的改造和对人类活动的规划、管理,总之具体问题应具体对待。
2。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措施类型
具体措施
工程措施
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抽引水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