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地方校本课程.doc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地方校本课程.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地方、校本课程

教研工作计划

一、总体工作思路

教研工作主要围绕“有效教学活动”展开,关注通过有效教学促进师生对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基本理念的把握和理解,加强学科的学习方式等的研究,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科发展;推进拓展性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进程;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地方、校本课程的整合实施,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二、重点工作

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专题研究

1.推进拓展性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将重点关注学校课程规范建设、课程体系搭建、拓展性课程建设等方面.

具体举措:

(1)3—4月份,调研与指导学校拓展性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2)3月份,配合组织市级义教阶段学校拓展性课程实践活动类精品课程的评选;

(3)4月份,配合调研县(区)课改典型学校深化课程改革实践活动类课程整合实施情况;

(4)4月份,配合参与省“基于技术课程的义务教育阶段创客、教育实施情况”调研;

(5)4月份,推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地方、校本课程课程整合实施的典型经验参加市评比;

(6)11月份,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专题研究——参加市小学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整合实施经验总结与现场推进会。

三、难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地方、校本课程等实践活动类课程的整合实施

1.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国家必修课程地位及〈〈人·自然·社会〉〉等作为基础性课程的地方课程教学。在此基础上,根据《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浙江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南〉〉(省教研室)等文件要求,加强研究性学习活动,组织好综合实践成果展评活动,拓展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

2。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结合团日、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3。依据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可统筹使用课时,平均周课时为1—2年级4课时,3—6年级5课时,7—9年级6课时。在不减少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平均周课时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发展及课程实施的需要,以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积极探索长短课、周课、月课、阶段性课等,科学、灵活安排课时。

三、月工作安排

三月:

1.召开中小学综合实践教研组长会议;

2.参加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分会理事会议;

3。调研学校深化课程改革——拓展性实践活动类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4.组织区“中小学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征文”评比,推荐参加市评比;

四月:

1。参加市初中地方课程教学活动评比;

2。开展小学实践类课程教研活动

3.配合市做好县(区)课改典型学校深化课程改革实践活动类课程整合实施情况调研工作;

4.汇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地方、校本课程课程整合实施的典型经验

5。完成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学科“一师一优课”教师的网上晒课(待定);

6.组织2016年度全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文评比;

7.组织2016年度全市义教阶段地方、校本课程教学论文评比;

8.配合参与省“基于技术课程的义务教育阶段创客、教育实施情况”调研;

9.配合完成《浙江省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实施指南》意见征求;

五月:

组织参加省初中地方课程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2.推荐各类优秀论文参加市评比;

3.各校课程资源开发及运用模式教学情况总结交流;

4.中小学现代海洋教育课堂教学评比;

六月:

1。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省小学地方课程疑难问题解决培训;

2。综合实践活动微课程评比;

3.筹备综合实践活动场馆基地化建设现场会;

4.读书心得交流;

5.组织参加“天天公开课活动。

要求:1、不拘泥于形式,着眼于能力,以场馆课程化建设为抓手,以小课题研究为突破口;

2、依据模式,又不限于模式,强化本土情怀熏陶,着力能力培养。

文档评论(0)

朝兵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原版文件原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