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刘平博士中医博客
诊余杂谈(九)男科病从脾胃论治
2012-04-1117:31阅读779评论1
某某病从某脏腑论治,比如阳萎从肝论治,或者阳萎从肾论治,
按我的理解,这是讲的治疗思路。这说明某患者需要从肝论治,而另
一患者需要从肾论治。或者同一患者在某一阶段,需要从肝论治;而
再另一阶段,又需要从肾论治。而到底从哪里论治,这需要医生的准
确辨证。
基于这样的认识来谈男科病从脾胃论治,才有意义。因为内伤杂
病,大多可以考虑从脾胃论治,即使外感病,也不得不考虑脾胃的因
素。所以没有因人或因人的某一阶段的准确辨证,或某某病从某脏腑
论治仅仅是一条思路这两个前提,讨论这个题目,就是一句空话。
男科病,不论是阳萎、早泄、遗精、不育,还是前列腺炎,前列
腺增生、精囊炎、附睾炎这些,大都表现为中医下焦的问题。主要表
现在肾的主水、主生殖、作强的病变。与脾胃的关系,首先前阴为宗
筋之所聚,而阳明主润宗筋,阳明不足,易致肾虚第一种可能。其次,
中焦脾胃不足,则饮食转化为精微物质的能力降低,而转化为湿浊等
病理产物
阅读全文
分类:默认分类|阅读(779)|评论(1)
三、益气聪明汤(三)
2012-04-1117:28阅读552评论0
以益气聪明汤治疗抑郁症患者,最近尚在治疗中,亦有比较好的
疗效。患者王某某,女,62岁。患抑郁症多年,最近两年中西药迭进,
仅能大致维持正常生活,一停抗抑郁药即情绪极度低落,整夜睁眼而
不能入睡。西医检查脑部有多个缺血灶,颈动脉痉挛。面色青黄而晦,
言谈自若,面无抑郁表情,考虑郁在胆经多而肝经少。舌淡暗苔黄白
而腻,舌苔比较松浮;两寸脉弱,而关尺濡滑而缓。患者自诉无疲乏
感,但大便稀溏。以益气聪明汤去芍药、甘草合温胆汤三剂,患者症
状无进退,但口干,口腔内起溃疡。说明痰湿甚重,有化热趋势,尚
不宜补气升阳。以柴胡、黄芩、白参、炒白术、橘红、法夏、茯苓、
枳壳、竹茹、杏仁、白蔻、苡仁、丝瓜络、三七粉治疗。白参用5克、
炒白术用10克,仅为化痰除湿不伤正气而设。此方服用两周,患者感
觉所有症状无甚进退,而舌暗及腻苔减,两手脉变弱而寸脉尤甚。于
是以一诊处方加三七粉4g予服。患者服用第二个三付药期间,一次走
亲戚,忘带抗
阅读全文
分类:默认分类|阅读(552)|评论(0)
三、益气聪明汤(二)
2012-04-1117:27阅读820评论0
去年冬天开始治疗一唐姓患者,男,27岁,面白体稍胖。从读高
中开始两眼发黑,眼前有黑色光圈,劳累后黑圈变大变深,充分睡眠
后黑圈变小变浅。上大学期间及刚开始参加工作,在不同地方均找当
地医生治疗过,从未有显著疗效。方药不外乎补肾、活血。后来患者
开始自学中医,看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后,自服过白通汤和
泽泻汤,均有一定疗效,停药后不久即反复。来诊时,舌淡红苔薄白
微腻。两寸脉弱,关尺脉濡滑而缓。诊断为中气不足,清阳不升,不
能上营眼目。从舌脉看,夹有痰湿。以益气聪明汤去芍药、甘草合温
胆汤化裁。复诊时患者讲,一剂后眼黑去掉一半,三剂后去掉百分之
八九十。后又服用一周,多年眼黑仅余很少。但患者舌变红,苔变黄
腻,脉变滑而有力,于是将处方调为温胆汤加柴胡、黄芩、杏仁、白
蔻、苡仁,一周后脉变缓,苔变薄,又转为一诊处方治疗。辗转到春
节后来诊,患者告之眼黑之症基本消失,并且经不到两月的治疗,体
重减轻约十五斤,有身轻如燕之感。让笔者感觉中医治疗正确,确有
神鬼莫测之疗效。
阅读全文
分类:默认分类|阅读(820)|评论(0)
三、益气聪明汤(一)
2012-04-1117:26阅读576评论0
东垣益气聪明汤由升麻、葛根、蔓荆子、黄芪、人参、白芍、黄
柏、炙甘草等药组成。东垣制此方,治疗耳聋目障之疾,故名益气聪
明汤。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致心火太盛,所以用人参、黄芪、炙甘草
甘温补脾。因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益元气则有利于敛降阴
火。升麻、葛根、蔓荆子,鼓胃中清阳之气上行头目。白芍敛阴活血
以平肝,黄柏降火以泻肾邪。中气得补,清阳上升,肝肾受益,耳聋
目障自除。
这正如《医方集解》所论:“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达于九窍;
烦劳伤中,使冲和之气不能上升,故目昏而耳聋也。李东垣曰:医不
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是不明理也。
“此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