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育:让生命更美好》读书心得
推荐理由:
《教育:让生命更美好》这本书凸显了教育在生命中的重要意蕴,更是透露出浓浓的人文情怀。全书分为六章,主题分别是守望、理解、解读、改变、寻美、行走;文字优美,自然,含蕴丰厚,耐人寻味,立意高远,在轻灵与明快之间闪耀着思想的火花。本书对引导广大教师在教育中理解生命的价值,让生命更美好等方面富有积极的启迪意义。
读书心得:
暑假期间,我认真地拜读了肖川老师的书——《教育让生命更美好》。这本书凸显了教育在生命中的重要意蕴,更是透露出浓浓的人文情怀,意味深长且发人深醒。书中的许多观点与建议,都值得让人细细品味,让人边读着,边思考着,带给了我们一片诗意温暖的幸福世界。
在这篇文章的序言中肖川老师列举了这样几个例子。其一,他上学时,班上有名瘦小、单薄的女孩,她的同桌说她身上有味道,于是,班上其他学生都嘲笑她,侮辱她,她的老师和家长对此事也置若罔闻。其二,湘潭一初中女生遭歹徒强暴,先后转三次学,仍然摆脱不了其他学生的讥讽羞辱。其三,2005年桂林一中年女子欲跳楼,围观者簇拥在楼下看热闹甚至有的人还在底下喊“快跳啊!”看了这些案例,让人心情沉重。肖川老师在书中说,出现这些现象是我们的文化中缺乏博爱的精神元素。我们的社会中弥漫着对强者的仇恨和对弱者的歧视,充满着对特权的追逐和眼热,而对于公平与正义的吁求和呼唤是那样的稀缺和微弱。有鉴于此,在我们的教育中着力培植生命意识,高扬生命情怀,对于我们文化和国民性的改造,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教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课程,什么样的课堂,什么样的方式?在这些难解的宏大命题下,还有无数具体细微的话题,正急迫地等待着我们作出答复。这个答复,不应该是空洞乏味的阐释、晦涩艰深的教条,也不应该是坐而论道的清谈,更不应该是不负责任的敷衍、喋喋不休的抱怨。它必须于教育者自觉探索的行动,于鲜活的教育实践,于生动的一线课堂,更于每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和体验。作为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肖川教授认为作为教育者,需要勇敢、坚毅和严谨;怯不从教,懈不从教,苟且不从教;更需要明确的是为何而教。作为现代的教育者,只有确立“为幸福人生而教为自由社会而教”才是教育正当的价值追求。
肖川教授倡导“生命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真正做到“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承当生命”。教会学生拥有欣赏生命的态度,所有的教师都对此负有责任。开展生命教育,我们教师自己必须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崇敬生命、热爱生命,自我的幸福体验,自我的生命质量,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用丰富的生命实践去锻炼学生,尊重、正视每一个生命,让学生在生命开展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开展的、愉悦的、健康的生命。我们教师要努力地创设情境,带给学生更多的感动,更多温暖的关心,让学生形成一个积极的、光明的内心世界。
我喜欢书封面的这段话:“生命是一段旅程,不管路途开满鲜花还是布满荆棘,走或不走,时光都会将你带到尽头。用欣赏的姿态对待人生,就会发现生命原本是这样美好。教会学生拥有欣赏生命的态度,所有的教师都对此负有责任。
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活在自己的情怀里,为有价值的目标不懈地努力。让我们怀着一颗诗意的心,来享受生活,享受教育,享受学习,幸福地生活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