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通用技术课程中思政资源的发掘与提炼
【摘要】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明确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程德育功能,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书育人各个环节。文章通过古代科学技术典籍、古代科学技术成果、近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文化名胜和历史古迹、神话传说和艺术作品等角度来循迹溯源发掘和提炼通用技术教学中蕴含的课程思政资源,将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具体化、生动化的课程思政有效教学载体,在提升学生技术素养的同时渗透思政教育,充实通用技术与课程思政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资源。
【关键词】通用技术;课程思政;资源;发掘;提炼
人类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我们通过追溯技术历史、展望技术未来走进技术世界。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人类物质、精神财富的积累形式之一。通用技术是目前世界技术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特征,在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使用范围广阔、育人价值十分丰富,并且和专业技术相区别的基础性技术,是满足高中学生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生产生活、高等教育、职业发展必需的技术。
发掘和提炼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既是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将党的教育方针一以贯之,保障教育教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以完成,发展素质教育,提升课程思想、科学、时代、系统、指导性的必然要求。
一、通用技术与课程思政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同时明确强调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思想,是教育领域中国家意志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作用[1]。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2]。通用技术课程要充分挖掘学科课程教学的独特育人价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必备品格,习得关键能力。
如何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古代科技文明成就和近现代科技创新成果,发掘和提炼通用技术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资源,将思政教育全方位渗透于课堂教学,润物无声地提升学生思政素养,进而增强其使命担当,是当前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亟待深入研究和破解的难题之一。
二、通用技术课程思政资源的发掘和提炼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在物质文明上的复兴,更是在文化精神、文化能力、文化胸怀、文化形象上的复兴。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循迹溯源和发掘提炼我国古代和近现代科学技术典籍和成果成就、文化名胜和历史古迹、神话传说和艺术作品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对普通高中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形成正确三观具有重大意义。
1.古代科学技术典籍蕴含的课程思政资源。卷帙浩繁的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产物,承载着博大精深的思想价值体系,对其溯本清源和守正创新是现代国人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3]。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辉煌灿烂,相关科技著作也不胜枚举,内容涵盖天文地理、水利交通、建筑机械、造纸印刷等学科。世人熟知的相关典籍,如综合性科技著作《天工开物》《梦溪笔谈》、天文学类《甘石星经》《周髀算经》、地理地质堪舆学类《徐霞客游记》《水经注》、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农业古籍《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医药古籍《黄帝内经》《肘后备急方》《本草纲目》等。由于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熏陶,古时学者十之八九把科举致仕当作正道,将科技视为“奇技淫巧”,将科技文献资料视为“小道异端”,因此科技文献的整理传承和科技产品的继承发展严重滞后,大多失传[4]。疏源浚流,与古为新。近代以来,无数科技工作者革故鼎新、与时俱进,通过编目、点校、注释、汇编等形式,以及借助现代科技构建古代科技文献数据库等手段,针对我国现存古代科学技术相关文献资料加以系统地整理研究。这既是对古代科技文献资源的保护,也是发掘展示和传承运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智慧成果古为今用,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技术和科技文化的具体表现。
2.古代科学技术成果蕴含的课程思政资源。提到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和成果,“四大发明”首先会被提及。“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创新智慧和科技成就成果的代表,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然而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发明”并不能概括我国古代的伟大科技创造,亦不足以展现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科技贡献,还有更多的古代科技成果需要我们去探索发掘和传承创新。中科院曾筛选出三类88种我国古代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它们全部具有毋庸置疑的高度原创性,能够鲜明反映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水平,并且均对世界文明进程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其中技术发明类包括水稻栽培、酿酒、养蚕、茶树栽培、钢铁冶炼技术、新莽铜卡尺、瓷器等,工程成就类包括都江堰、长城、大运河、紫禁城等[5]。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88种中国古代重大科技发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患者权利(医院)B-03 患者知情同意.pdf VIP
-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习题集(第3版)机械类_王兰美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PICC在新生儿中的运用.ppt
- 2025年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单招面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 投影机 - 富可视 - IN3138HD说明书.pdf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职单招面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pdf VIP
- 二年级上册浙科版综合实践第二课 管理我的书包 - 活动B书包变轻了.pptx VIP
- 应用文写作之活动报道高中英语作文课课件 2023届高考英语写作专项.pptx
- GBT43562-2023 畜禽屠宰操作规程 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