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课外小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摘要:课外小实验因实验材料易取、贴近生活、制作过程简单有趣和操作安全可?靠等特点,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的欲望。本文通过案例阐述课外小实验的改进和创新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实验的知识原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课外实验,改进与创新?初中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理念。但初中生物课时少,教师要想仅仅利用每周2课时的时间,完成材料中的?所有实验,是不可能的。因此笔者尝试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开展生物学的课外趣味小实验,让学生切实成为实验教学的受益者。课外趣味小实验是根据教材上的实?验原理,利用简单的实验材料,因地制宜开展的一类小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自己探索、归纳生物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本文结合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对其进行改进成取材容易、贴近生活、便于操作的课外趣味小实验,现举例如下:?
一、补充实验步骤,体验生活实践乐趣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课外实践“发豆芽“实验中,教材并没?有直接给出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笔者结合家庭日常中的物品进行设计,让学生利用家庭里的资源完成”发豆芽“这样一个趣味实验。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亲手操作、亲身感?受和自主探究中获得对生物学浓厚的学习兴趣。
1
.实验步骤:?①把选好的豆子放在一个容器里,?加上?40度以下的温水让它自然泡?发12--24小时,期间要换几次水,保持水的干净清澈;②在合适的菜筐上面铺上纱布,把发好的豆子均匀的铺在纱布上,最好豆子不要重叠,否则豆子可能会烂掉;③均匀铺?好豆子后盖上准备好的白色毛巾,然后用喷壶把毛巾表面喷湿;④再准备一块黑布盖在筐子上面,避免透光;⑤每天早晚给黄豆淋一次水,水要沥干,纱布毛巾可以顺便洗一?下;⑥一般豆芽发到4--7天就可以收获了。
.设计特点:利用生活中的实验器材,简单易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但能逐步掌?握相应的生物知识、技术和方法,而且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同时,还1?可利用蚕豆、绿豆、豌豆等材料进行实验。通过对比会发现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除了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外,在见光和不见光的条件下发芽率也是不同的。?
二、根据实验原理,体验微生物的应用学生在学完“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的应用”一节之后,对发酵技术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书上给的实验是制作米酒,但是学习这一节时已经是冬天了,此实验发酵时间较长,本地也没有供暖设施,因此不利于米酒的制作。所以将“米酒的制作”改为学?生常见常吃发酵时间较短的“馒头的制作”实验。这个更贴近北方学生的生活,在制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酵母菌发酵时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可把实验?品分享给家长,教师和同学,体验分享成功的乐趣。
1
.实验步骤:①将酵母溶入温水中,搅拌均匀后静置10分钟左右;②适宜面粉放入?盆中,逐渐加入酵母和温水的混合物并搅拌面粉至絮状;③用手揉面,揉至面团表现光滑;面团放到容器中盖好盖子,放在温暖处(可将容器和暖水袋一并放到干净的棉服里裹?④严)发酵至2倍大,面团内部是均匀的蜂窝状;⑤案板上撒少许薄面,将发好的面团反?复揉,整形成圆圆的馒头状;二次发酵约20-30分钟,轻轻按压表面可感觉有弹性即可;⑥蒸锅内铺上潮湿的屉布,将馒头生坯放入,大火烧开蒸锅内的水后,转中火蒸25分钟。?关火后,放置?3-5分钟再打开盖子。
.设计特点:通过此实验理解发酵技术的原理并了解其在食品制作的应用,感受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生物学学习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动力,产生实践与创造的激情;通过家庭活动,促进与家长的情感交流;请家长或同学品尝食品,提升实验成?就感。
三、寻找替换材料,更易观察实验效果?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演示实验“比较玉米幼苗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的生长状况”实验中,实验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但由于时值冬季,很多学校条件有限,低温冷害对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实验现象不是特别明显,于是选用生长速度较快,抗寒力稍高的绿萝来代替。教材中也没有?关于土壤浸出液的制备方法,需要学生自己查询有关信息,有利于提高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与交流合作的能力。?
1.实验步骤:①土壤浸出液的制备:取一个大水槽,装入五千克清水,再放入约一?千五百克土壤,充分的搅拌,使土壤中的无机盐溶解在水中,静置,待水澄清后,得到2?的水溶液就是土壤浸出液。②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绿萝幼苗,分别放在盛有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器皿中继续培养。两周以后,观察这两株玉米幼苗的长势和颜色是否相同。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