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课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共6页) .pdfVIP

高三语文课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共6页) .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高三语文课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咬文嚼字

教学设计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高中语文必修模块收录了《咬文嚼字》这篇随笔,下面是

XX给大家带来的高三语文课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希望对

你有帮助。

高三语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二、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

张。

三、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

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也可看作是一篇文艺随笔,重点

内容要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及借鉴上,因此可以把教学安排为两部

第1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分,先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启发学生改变“套

板反应”的通病,从而在今后对语言的理解运用时自觉养成谨严

的习惯。

二、对文意理解可以让学生自己借助于注释及工具书在上课

之前充分预习,课上老师对个别难点做适当点拨。

三、如条件允许,利用计算机可把板书制作成多媒体演示文

稿,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四、知识应用能力训练。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并做简要评价

教学步骤

一、导人新课

一提到“咬文嚼字”这个词,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

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很少会想到

有什么积极意义。的确,如果你查词典,你会发现词典上的三个

第2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解释无一不含贬义。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这篇《咬文

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它对我们

养成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

桐城人。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

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回国

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

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代

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

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

的代表。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

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成为第一

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三、感知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

学生浏览课文,画出下列词语:

1.援例

第3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2.锱铢必较

3.斟酌

4.镞

词藻

7.蕴藉

8.付梓

9.尺牍

10.陈言务去

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准确掌握上述词语的音、形、义。

四、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

学生为各自然段标号,分组讨论。

教师明确:全文一共8段,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共有三个例子,

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论述。

第二部分,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语言要想跟着情感走,就要“惟

陈言之务去”。这一段共有两个例子,一正一反。

文档评论(0)

185****25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