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摘社会一位作家眼中的语文教育.docVIP

初中语文文摘社会一位作家眼中的语文教育.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一位作家眼中的语文教化

????“简直误人子弟”

????廖增湖有过三次难忘的作文经验。

????第一次,女儿乔乔的班主任要求,各位家长写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我看考试》,优异者选登在校内报纸上。42岁的他挠破头皮,将自己对考试的恐惊和无望,写成文章,改了两遍,交给老师。之后,就没了下文。

????很久以后,女儿拿回报纸,他“拜读”了被选上的家长文章,都是对考试热忱洋溢的歌颂。他这才知道,此类应景之作,是有格式的。

????其次次,学校作文竞赛,题目是《我的无烟童年》。女儿乔乔被老师要求参与,而父亲则得到老师示意,必要时可以帮孩子捉刀。廖坚持让女儿自己写,末了帮了点小忙,给200字的作文增删了一些句词。后来竞赛成果揭晓,女儿作文名落孙山。

????第三次,2007年,他应江苏《现代快报》之邀,写了一篇江苏省同题作文《怀想天空》,结果被资深语文老师判定离题。

????廖增湖还有个身份——作家。在圈子里,他笔名叶开,素来以阅读面宽敞、文章不落俗套著称,几部长篇小说,口碑很好,如今是知名文学杂志《收获》的编审。

????廖增湖说,自己算是个职业文字工作者,每年不知要和多少名家大作过招,编改之间,从来都应付自如,颇受好评。但一旦应对女儿的语文课业,他总显得捉襟见肘。

????女儿学到三年级第七单元48课《智烧敌舰》时,遇到一个问题:“三国里谁最有才智?”女儿刚看过《三国演义》彩图本,觉得答案应当是:“孔明和庞统”。叶开在一旁看了,颇快乐:“孩子是真看明白了。”但次日老师批改此题时,给了女儿一个大红叉,因为标准答案是:“诸葛亮”。叶开有些生气:“这么干,简直误人子弟!”

????从那时起,他花更多时间留心女儿的语文课本,一看吓了一跳,许多课文品质低劣,入选名作亦遭大量篡改,“这样的课本简直是一堆垃圾。”他坐不住了,确定向语文课本和惯性的教学方式开战。

????2009年,《语文教学与探讨》主编晓苏请他开个专栏,叶开于是一口气写了12篇专栏文章,批判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化的现状。他给专栏起名“语文之痛”,引起各方关注,前不久,又出版新书,题目直截了当——《对抗语文》。?

????随意篡改原文

????叶开女儿乔乔运用的是上海本地编写的教材。1993年之后,原来人教版教材一统江湖的局面被打破,各地接连启用多个地方版本的课本。

????叶开看到的这些语文教材,每本根据不同的主题门类,分成若干个单元,然后往这个道德概念先行的框框里塞文章。许多文章停留在粗糙的说教层面,语文课变成了思想品德课。叶开说,语文教化的核心,不是意识形态的道德教化,不是思想改造,不是给孩子们的头脑“洗澡”,核心思想应当是认写文字和阅读经典。

????在道德说教单元的框架下,能套进去的名篇经典其实很少,仅有的几篇,又会被编撰者削足适履,加以低劣的改造,这样一来,课文的许多文章变得毫无养分。孩子们学到的课文,都是已经掺假的作品,原文的精髓和精确美丽的文字都被抛弃和歪曲。

????巴金的《鸟的天堂》被选入教材后,叶开花了两个晚上,将原文和课本中的修改版做了对比,并一一列出被改动之处。他的结论是,改得很糟糕。

????比如,巴金写早晨阳光照在水面上,也照在树梢上,“一切都显得特别光明”,进了课本后,却被改成“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白”。相比之下,叶开觉得,“光明”远不如“光明”自然,有有意拔高意境之嫌。

????再比如,巴金写小船缓缓动了,“向河中间流去”,这里的“流去”在课本里被改成“移去”,类似细微环节还有许多。叶开说,原本巴金用得很精妙的一些词句,被改动后,成了“课本垃圾”。

????“不署名”潜规则

????小学语文教材上海版四年级二册,共8个单元,40篇课文,只有第一单元第一篇的《燕子》署名作者郑振铎的名字,其余都没有作者。课文不署名,已经违反了《著作权法》第23条的相关规定,即“指明作者姓名”,“支付酬劳”。

????“不署名”就像一把尚方宝剑,被那些教材编撰者拿在手里,随意篡改别人的文章,其中一些被改得面目全非,甚至只是取了原作一个写作主题,其实也可以说是变相剽窃。但如此之举,俨然行业潜规则,没人出来说破。

????叶开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五年级小学语文课本第一学期用书有个“诚信”单元,4篇文章,无一作者姓名,如此做法,何来“诚信”?

????那些无名之文中,有一篇题为《我们家的男子汉》,叶开起初看着眼熟,后来上网一搜,才知道,作者原来正是同在上海的闻名作家王安忆。与原文相比,课本版删去近半篇幅,使得文章内在的叙事逻辑变得单薄,让人看完后不知所云。为何一个小男孩会被作者视为男子汉,只因为许多能佐证的细微环节都被删除。

????另一篇名为《餐桌上的高校》的课文,原来是意大利作品,却被篡改成中国作品。

????叶开为了还原语文课本的真相,花了许多个夜晚,

文档评论(0)

157****01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