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山香教師招聘教育學整顿總結完整版
第一部分教育學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學
新增考點
教育的基本形式:横向上有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和自然形态的教育。
社會教育:校外小朋友教育机构和校外成人文化教育机构。
自然形态的教育:渗透在生产、生活過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經验的現象。
教育平等是人类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人类价值的基本尺度,也是衡量社會公正程度的基本原则。
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化的一种重要内容,指人們不受政治、經济、文化、民族、信奉、性别、地区等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在实际上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會。含义包括四個重點:(1)人即目的,人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個体自由友好地发展;(2)教育权利平等;(3)教育机會均等;(4)差异性看待原则。
教育平等的理论:(1)古代朴素的教育平等观點。如孔子“有教無类”、“因材施教”等。
(2)古典自由主义的观點。如夸美纽斯的“把一切知识交給一切人类”等。
(3)民主主义學派的观點。强调“個人自由”是人类的最高理念,而教育平等是实現個人自由与社會民主的基本途径。
三大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中《大學》)
韩愈《師說》中的師道:(1)由“人非生而知之者”出发,肯定“學者必有師”。
(2)“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師的基本任务。“传道”是儒家的仁义之道。“授业”是儒家的“六艺經传”。“解惑”是处理學“道”与“业”過程中的疑問。
(3)以“道”為求師的原则,主张學無常師。
(4)倡导“相師”,确立民主性的師生关系。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會活動,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會生活經验的一种途径。《孟子·尽心上》
广义指增進人民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動。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會规定,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著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動。更狭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兼顾社會和個体:教育是在一定社會背景下发生的促使個体社會化和社會的個性化的实践活動。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現象的主线特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详细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目前:(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故意识的社會活動;(2)教育是人类故意识地传递社會經验的活動;(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為直接目的的社會实践活動。
社會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長期性、相對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
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教育者具有的两個条件:(1)有明确的教育目的;(2)理解個体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社會對個体发展所提供的客观规定。
教育者的特性:主体性、目的性、社會性。
受教育者:學习活動的认识和发展的主体。
教育媒介:建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總和。教育媒介是教育活動的中介。從内容上說,有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書;從形式上說,有教育手段、教育措施和教育组织形式。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是教育中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教育的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通過教育媒介對受教育者的個体发展和社會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功能:按作用的對象:個体发展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社會发展功能(教育的派生功能);
按作用的方向:正向功能、负向功能;
按作用展現的形式: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教育的来源:神话来源說——体現神或人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從于天;朱熹
生物来源說——動物的本能,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法)利托尔诺和(英)沛西·能
第一种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来源的學說。
心理来源說——小朋友對成人的無意识模仿;(美)孟禄。
劳動来源說——教育的社會来源說;
馬克思主义认為教育来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動。
内容:(1)生产劳動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動;(2)教育来源于生产劳動過程中經验的传递;(3)生产劳動過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朴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4)生产劳動的变革是推感人类教育变革最深厚的動力。
教育的发展历程:
原始社會的教育特性:(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會生活、生产劳動紧密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無等级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