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劝学》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
册
《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掌握课文重要的文言实词、
虚词及句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并学习本文的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掌握课文中心论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味课文蕴含的“学习之道”,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确学习的
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以及其阐述的道理。
难点:了解荀子思想,明确现实中学习的意义,能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繁荣,涌现了各类学派各抒
己见,史称百家争鸣。在众多的学派中你觉得哪个学派最为重要呢?
学生:儒家
教师:是的,儒家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直至今日,在儒家学派中
你知道哪些学者呢?
学生:孔子,孟子,荀子。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最后一
位代表人物——荀子的文章《劝学》,看看他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样的
思想。
二、整体感知
1、作者介绍,知人论世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
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指
出先秦儒家三个时期的三位代表人物),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教师: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不过荀子却不这么认为,他
认为,人之初,性本恶。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
小人”,意思是说,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生下来都有食色性等方面
的贪欲,就叫作“性恶”。正因为人生而有恶的成分,所以荀子也特
别强调后天的学习,从教化入手,劝导人们一心向学,接受《礼》《乐》
《诗》《书》的浸染,久而久之,人性自然会实现向善的转化。因此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荀子把《劝学》放在了他学说中的第一篇。因
此,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也要带有这样的思想去理解课文。
2、齐读课文,梳理结构
(1)学生大声朗读,理解文意。
(2)学生小组合作,梳理结构。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分论点一:学习的意义。
分论点二:学习的作用。
分论点三: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三、品读赏析
第一段给我们提出了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不可以停止
的,“活到老,学到老”庄子也说:“吾生也无涯,而知也无涯”,现
在倡导“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节
奏,才能与时俱进。
(1)第一个分论点:学习的意义。
任务1:这里用了三个比喻来论证学习的意义,这三个比喻有什
么共同点?
明确:事物都发生了改变(颜色,温度,形状)。
任务2:仅仅是发生了改变了吗?
明确:青于蓝,寒于水,这说明事物在原来的基础上某些性能提
高了。通过比喻论证告诉我们,通过学习是可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甚至超越自我。
任务3:“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里也是用比喻来论证,
和前面的比喻有什么区别?
明确:目标更明确了,要改变到什么程度,提高到什么水平,这
里明确地指出,木受绳后要变直,金属的刀具靠近磨刀石要变锋利,
君子的目标是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他是通过向外广泛地学习,
向内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才达到的知明而行无过。
任务4:这里有一个字非常重要,请大家找出。
明确:“日”,他强调每天都应这样,要坚持下去,和中心论点相
呼应。
小结
荀子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如果也可以广泛地学习,
每天也对自己检查,省察,通过不断地学习,我们也会慢慢地去“恶”
近“善”,逐步靠近君子或成为君子,甚至超越君子。
(2)第二个分论点:学习的作用。
任务1:第三段也是运用比喻来论证,这几个比喻有什么共同的
地方?请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善假于物,
任务2:具体分析一下它们是如何善假于物的?
明确:在那里空想,不如借助学习收获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