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
2.1.1.2藻类、苔藓和蕨类(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人教(2024)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从细胞到生物体”后,再了解生物圈中的植物类群,教材内容在编排上从细胞到个体,从微观到宏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各自的基本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教学分析
本节课内容来自人教(2024)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主要介绍了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基本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培养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实验观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难点:加强结构与功能观,树立进化与适应观等生命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了解了绿色植物的结构层次,对归纳植物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基础。学生虽然经常见到绿色植物,但很少对其进行系统观察。课前可安排观察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周边环境的绿色植物。学生知道周边的水绵和苔藓慢慢消逝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利用这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将会唤起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概述苔藓和蕨类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环境,能说明蕨类比苔藓高等,树立进化观。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
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或观察活动,探究不同类群植物的特点和差异。
态度责任:
举例说明苔藓和蕨类与人类的关系,树立生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念,爱护苔藓和蕨类植物。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概述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
举例说出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探究能力
观察、讨论和认识苔藓和蕨类植物。
科学态度
1、加强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意识。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
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藻类植物的基础上,再认识苔藓和蕨类植物。本节内容涉及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以及生活环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利用环境与结构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结合实物、图片认识孢子植物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同时在授课过程中用解决生活中“养鱼”、建发电厂、环境保护等问题,使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最后,通过表格比较三类植物的异同点,从生存环境、结构特点等进化角度去理解本节课。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春夏时节,如果有机会走进温暖多雨地区的森林,你会看到一些树干好似披上了一层绿衣,有时脚下似乎还有一块毛茸茸的绿毯,踩上去非常松软,它们的主要组成都是苔藓植物。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述的是哪种植物?
展示苔藓植物举例:“泥炭藓”和“葫芦藓”的图片。
学生阅读文字和图片,进入情境。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回答。
学生观看苔藓植物举例。
通过图文资料创设情境,带领学生们走进森林,认识苔藓植物。
通过诗句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入苔藓植物。
实践探究
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征
一、苔藓植物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65,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与藻类相比,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2)与藻类相比,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有什么不同?
生物名片:
名称:苔藓
形态: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居住地: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展示“苔藓植物”的举例图片:树干上的苔藓、地钱、尖叶葡灯藓。
1.生活环境
展示“海带(藻类)和葫芦藓(苔藓)”的图片对比,思考:与藻类植物相比,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与藻类植物相比,苔藓植物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2.形态结构
展示“葫芦藓”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各个结构的名称。并组织学生完成“苔藓植物特征总结”的填空。
3.生殖方式
展示葫芦藓的“孢蒴”结构图片:苔藓植物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苔藓植物虽然生活在陆地上,但是,它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大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评一体化.doc
-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十六章《电压 电阻》大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评一体化.doc
- 2024新教材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
- 2024新教材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
- 花城版音乐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
-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
-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2.1.2.1种子植物(第一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
- 《2.1.2.2种子植物(第二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
- 《2.2.1无脊椎动物》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
- 《2.2.2.1鱼》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
- 《2.2.2.2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第二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
- 《2.2.2.2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第一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
- 《2.2.2.3鸟和哺乳动物(第二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
- 《2.2.2.3鸟和哺乳动物(第一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
- 《2.3.1微生物的分布》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
- 《2.3.2细菌》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