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
2.2.2.3鸟和哺乳动物(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人教(2024)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脊椎动物((三)鸟和哺乳动物)》。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本节脊椎动物的介绍主要按照动物的进化顺序先后学习,所以“鸟和哺乳动物”安排在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的最后。
2、教学分析
本节课内容来自人教(2024)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章第二节《脊椎动物((三))鸟和哺乳动物)》中的第二课时。对于哺乳动物,简要介绍其共同特征及多样性。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与生活习性,而不同的种类的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也是不同的。哺乳动物主要突出识记其主要特征,而前面学习的其他类型的动物特征以及这些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本节课做了良好的铺垫。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过部分脊椎动物种群的主要特征,对鸟类和哺乳动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家畜中的猪、牛、羊等,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为本课的学习创造了条件。虽然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哺乳动物,但学生对于哺乳动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对于哺乳动物与人类关系的了解也是有限的。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了解哺乳动物的多样性,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科学思维:
通过对比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探索兴趣。
态度责任:
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
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探究能力
通过观察多种哺乳动物,总结哺乳动物主要特征。
科学态度
树立爱护大自然、保护哺乳动物的栖息地的观念,关注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
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
设计思路
本节课时建议两个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引导学生思考“各种常见的动物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为什么都属于哺乳动物呢?”从而导入本课。
内容包含: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相关内容。通过“观察·思考”的活动,让学生比较家兔、狼的牙齿,归纳与其食性相适应牙齿的分化特点,进而归纳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再通过图文资料,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展示“高山上敏捷机警的雪豹”、“森林中怡然漫步的亚洲象”、“攀缘自如的猕猴”、“河流、湖泊中逐浪嬉戏的长江江豚”、“挖洞的鼹鼠”、“飞翔的蝙蝠”的图片。思考: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为什么都属于哺乳动物呢?
学生观看各种各样的动物图片,思考问题,并讨论。
通过各种场景中的各种动物展示,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本课。
实践探究
哺乳动物的特征
1.体表和体温
展示兔、狗、鲸等动物
体表:大多数哺乳动物体表_______;作用是______。
拓展:哺乳动物毛发的特殊作用
图片举例:猞猁的皮毛是保护色、豪猪的刚毛有防御作用、老虎的条纹有伪装作用、鹿的白尾有报警功能等。
哺乳动物身体被毛是与各种复杂多变的环境相适应的。
哺乳动物能保持体温的恒定吗?
体温:哺乳动物体温_____,属于____________。
2.生殖方式
动物的有性生殖主要分为:
胎生: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
卵生:胚胎在母体外发育,营养来自卵
哺乳动物的生殖属于_______、_______。
胎生: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产出。
哺乳: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
思考:与卵生对比,胎生的生殖方式有什么优势吗?对比,并完成表格:
生殖方式
胚胎发育场所
胚胎发育营养
生存风险
卵生
胎生
总结:胚胎发育更安全,免受捕食者和危险环境的伤害;提高了后代的出生存活率。
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总结:(1)胚胎在母体里发育,母体直接产出幼崽。胎生比卵生提高了后代的出生存活率。
(2)母体都有乳腺,能分泌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大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评一体化.doc
-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十六章《电压 电阻》大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评一体化.doc
- 2024新教材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
- 2024新教材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
- 花城版音乐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
-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
-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2.2.2.3鸟和哺乳动物(第一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
- 《2.3.1微生物的分布》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
- 《2.3.2细菌》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
- 《2.3.3真菌》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
- 《2.3.4.1病毒(第一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
- 《2.3.4.2病毒(第二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
- 《2.4.1.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第一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
- 《2.4.1.2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第二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
- 《2.4.2.1从种到界(第一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
- 《2.4.2.2从种到界(第二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