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四章
血液循环一、体液和内环境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内各种系列化反应进行的场所;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等。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也就是机体的细胞外液。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中各种理化特性变动很小,经常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一)血液的组成正常:男性:40~50%女性:37~48%新生儿:55%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血(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二)血量血量:动物体内血液的总量。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有70~80ml血液。循环血量储备血量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三)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液的比重:2.血液的粘度:血浆渗透压渗透压:使水分子溶剂向膜一侧高浓度溶液透过的现象称为渗透作用,造成溶剂扩散的力量即为渗透压。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液中晶体物质(电解质)所形成的渗透压。保持细胞内外水平衡。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液中蛋白质(白蛋白)所形成的渗透压。保持血管内外水平衡。血浆pH值:7.35~7.45(四)血液的功能运输功能参与体液调节营养功能维持内环境稳态防御和保护功能三红细胞生理(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无核、双凹圆盘状红细胞(个/L)血红蛋白(g/L)男性4.5~5.5×1012120~160女性3.8~4.6×1012110~150新生儿6.0×1012200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能力。红细胞悬浮稳定性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能较稳定地悬浮在血浆中,不容易下沉的特性。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和溶血的特性。可用于表示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能力。红细胞的功能运输O2和CO2;四、白细胞的种类、形态和功能形态特点图像功能有粒中性淡紫红色均匀颗粒呑噬异物,杀灭细菌嗜酸性粗大橘红色均匀颗粒呑噬抗原抗体复合物杀灭寄生虫嗜碱性细小紫蓝色不均匀颗粒过敏反应无粒淋巴核相对较大免疫防御功能单核体大,核有多样分化为巨噬细胞血小板的生理特性粘附当血管内皮损伤暴露胶原组织时,引起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粘着聚集血小板间相互粘附聚合的过程释放:血小板受到刺激后,将贮存颗粒内的许多活性物质释放的现象。如凝血因子3等主要是一些生理性致聚剂。收缩:血小板收缩蛋白的过程吸附:血小板吸附多种凝血因子的现象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但几分钟后出血就自行停止的现象。基本过程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形成纤维蛋白凝块形成血管损伤添加标题纤维蛋白添加标题形成添加标题暴露血管内皮下胶原添加标题血小板激活添加标题(粘附、聚集、释放)添加标题血小板止血栓添加标题血凝块形成添加标题血管收缩添加标题凝血系统添加标题激活添加标题血液凝固血液凝固定义: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特点: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形成血凝块。凝血因子(bloodclottingfactor)定义: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种类:13种(其中FVI是激活后的FVFVa,实为12种)。Ca、磷脂和蛋白质因子ⅩⅩaVa、Ca2+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二)凝血的过程a.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阶段;b.凝血酶原激活生成凝血酶;c.纤维蛋白的生成定义: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表面激活: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接触而启动凝血的过程。内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定义:指始动凝血的组织因子来自组织,不是血液。缺乏FⅧ、Ⅸ、Ⅺ的病人,凝血过程非常缓慢,甚至微小的创伤就可导致出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