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与《品德与生活》教材介绍.pdfVIP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与《品德与生活》教材介绍.pdf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与《品德与生活》教材介绍

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教材副主编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杜文艳

第一部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一.《品德与生活》课程产生的背景

1999年我国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

育振兴行动计划》都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

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启动。据说国家投资7个亿,一个亿给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搞课程改革,6个亿给师范司搞师资培训。基教司的朱慕菊副司长具体

负责课改工作。教育部汇集各路精英成立了课程改革专家组,有核心组和各科课程标准

组。2000年1月至6月通过项目申报、评审、复审等程序,成立了由数百名专家参加的18

个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标准研制工作组在专题研究的基

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并在内部征求意见。2001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

地区向当地教研员、优秀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同时,向几十位大型国有企业、

中外合资企业、国外独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的高层领导(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

总经济师等)征求意见。在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完

善。2001年5月,教育部邀请了7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文史学家、艺

术家及教育专家对18科课程标准进行审议,专家对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创新给予肯定。2001

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18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之后,国标新教材进入实验区实验。

全国还有8所重点高等师范学院成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参与国家的这一轮课改

工作。如北师大、南师大、华东师大、华南师大、东北师大等。

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

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

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1

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

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的弊端,《纲要》提出了课改的六项具体目标:

第一是课程功能的转变,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

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第二.在课程结构方面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

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

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第三.在课程内容方面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

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四.课程实施上,对学习方式变革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

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

与合作的能力。”

第五.在课程评价上,“改变以往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

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第六.在课程管理上,“改变以往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也就是说,本次课程改革是要从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六个方

面进行全面的改革。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一是

文档评论(0)

130****266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