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科学探索的审美赋能
第一节爱美之心助力科学研究一、艺术与科学融为一体爱因斯坦热爱音乐,其科学研究与音乐爱好良性互动。爱因斯坦:用逻辑语言来描绘所观察和经验的东西是从事科学,通过形式来传达的就是从事艺术。二、科学观念与古典音乐爱因斯坦热爱古典音乐与其科学观念相一致。“纯粹性”、“美”和“简单性”是爱因斯坦评判科学理论的重要标准,也是他对莫扎特和巴赫及其古典音乐家的赞誉。
第二节审美对科学的赋能一、爱美之心“爱美之心”对科学事业来说是很是重要,美的信念和直觉在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彭加勒:“科学家并不因为有用才去研究自然,……因为自然美令他快乐。如果自然不美那就不值得去认识。”“一种源自各部分和谐秩序的深遂之美,是某种纯粹的、智力可把握的深邃之美。”科学家对美的追索是科学研究的内在动因。科学研究中伴有自然美所引发的情感愉悦。
二、科学中的“美即真”叶芝《希腊古瓮颂》:“美即真,真即美。”科学发现中对象的美与科学家的审美直觉具有启悟功能。科学认知与艺术体验存在着相同的生理机制。科学研究既用形象思维,也需审美判断,如富兰克林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都追求完美和谐,符合美的和谐原理的结果是科学家的不二选择科学理论的美:一是和谐、简单、对称、不变、统一等,二是逻辑上的完美一致性。
第三节科学素养中的审美潜质一、真善美统一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指“具有反思能力的公民参与科学相关问题和科学思想的能力”。科学素养是科学认识方式,其特征在于批判性和创造性地思考。科学素养基于道德原则,没有善对真的科学追求就会出现偏差。科学研究超越了眼前实际功利性,带有更为丰富的美学涵义。国际科学教育的“审美转向”,强调培养“精神的人”,“审美的人”,“有环境责任的人”和“完整的人”。
二、科学家的人格特质科学家的人格具有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超越性需要。审美需要与认知需要密不可分。审美需要有助于科学家的人格健康。马斯洛:“大凡健康的人,很少被焦虑、恐惧、不安全感、内疚、羞愧所左右,而更多地被真理、逻辑、正义、现实、公平、健康、美、正确所主导。”伟大科学家及其卓越科学发现实现了真善美的统一。伟大科学家具有突出的审美表达能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