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50卷第7期2014年7月Vol.50,No.7
第50卷第7期
2014年7月
Vol.50,No.7Jul.,2014
GANSUWATERRESOURCESANDHYDROPOWERTECHNOLOGY
·27·
·设计与研究·
映秀湾水电站闸首震后的稳定分析
韩永,张琦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映秀湾电站枢纽区水工建筑物均修建在砂卵石覆盖层上,其地基的渗透稳定对电站的安全运转有直接影响。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区内的映秀湾水电工程经历了严酷考验,经过对防渗墙的检查并根据地质专业钻孔分析,发现防渗墙与铺盖接缝上游处有小股水渗出,3泄洪闸处的防渗墙顶1.4m以下发现3处裂缝,通过对稳定渗流期的闸坝平面渗流和闸基的稳定分析,并在蓄水之后通过现场观测与仪器监测进行了闸首的稳定分析。
关键词:震损;渗透稳定;抗滑稳定;闸首;映秀湾水电站
中图分类号:TV223.4;P3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0144(2014)07-0027-04
1概述
1.1工程概况
映秀湾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是岷江上游20世纪六十年代开工建设的一座引水式水电站。映秀湾水电站装机容量3×45MW,为三等中型引水式电站。映秀湾电站闸址流域面积为20043km2,实测最大洪峰流量2700m3/s。拦河闸总库容93万m3,设有5孔泄洪闸和1孔漂木道,1#闸宽12m,2#~5#闸宽14m,拦河闸总长156m,宽25m,闸高21.4m。闸坝基础覆盖层最大深度45m,基础防渗采用钢筋混凝土铺盖加悬挂式防渗墙,防渗墙位于闸上游20m,墙体厚度0.7m,最大深度27m。闸坝设计洪水流量3630m3/s,校核洪水流量5520m3/s;引水隧洞最大引用流量240m3/s,长3842.5m,内径8.0m,利用水头66m。后接长方形地下溢流式调压井,通过3条内径为4.8m的高压管道引水至各台机组;厂房为地下式,装有3台45MW的机组;尾水通过长约360m的无压尾水隧洞汇入岷江。
1986年12月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展对拦河闸加高设计论证工作,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确认当宣泄原设计洪水3790m3s时,上游水位944.4m,较初设水位943.17m抬高1.23m,当宣泄原泄校核洪水5600m3/s时,上游水位947.65m,较初设水位946.10m抬高1.55m;为解决漂木时漂木撞击门梁问题,开展拦河闸加高设计工作。拦河闸加高于1987年完工,后正常运行直至
2008年“5.12”地震。
1.2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闸址区覆盖层以阶地和现代河床堆积为主,两岸阶地保存较完整,左岸以I级阶地为主,以独秀峰为界,分别在上、下游形成弧形洼地。右岸在闸坝上游I、Ⅱ级阶地保存较完整,闸坝下游以I级阶地为主。河床覆盖层厚度40~62m,由老到新可分为4个岩组,7个层次(图1)。
(1)冰水沉积层
第①层:漂卵石层(fglQ?)。据坝区勘探揭示,河床覆盖层下部为一套冰水堆积地层,埋深17~20m,分布厚度一般为15~26m。
(2)冲积层及冲洪积层(可分为3层)
第②层:砂土层(alQ31)。因闸坝下伏覆盖层出现3层砂土层,该层在前期勘察及施工阶段也通常称为“下砂层”。据坝区勘探揭示,该层为冲积堆积地层,埋深6~12m,顶板高程921.9~927.0m,分布厚度一般为3~13m,呈黄褐色-灰色。该层物质成分不均一,具有多元结构。
第③层:漂卵石层(al+plQ?2)。冲洪积堆积,黄褐-灰黄色,埋深3~6m,顶板高程929.2~934.5m,地层厚度3~8m,漂卵石一般粒径5~20cm,最大粒经达1~2m,漂卵石岩性以花岗岩、闪长岩为主,左侧充填细粉砂,右侧充填中细砂,结构较密实,局部存在架空结构,由于结构不均一,渗透性变化大。
第④层:砂土层(alQ32)。该层在前期勘察及施工阶段也通常称为“中砂层”,冲积堆积,黄褐色-灰
收稿日期:2014-07-11
作者简介:韩永(1981-),男,甘肃定西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坝体工程、高边坡工程方面的设计。
2014年第7期甘肃水利水电技术第50卷
·28·
色,以细砂、粉砂为主,下伏于I级阶地顶面下4~6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太阳25-144B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及解析.pdf
- 睿智FPGA开发板用户手册10版本.pdf VIP
- 人员培训与开发教学配套课件金延平第7章.pdf VIP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字音字形专项达标检测20选择题(含答案).pdf VIP
- 沧州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在线网课学堂《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哲学到晚近欧陆哲学》单元考核测试答案.docx VIP
- 《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制度机制指引》全文.pdf VIP
- 《生态系统的演变》课件.ppt VIP
- 证券从业考试证券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VIP
- 电网工程智能化技经评审评估系统.pptx VIP
我的文档主要集中的行业是石油化工和安全生产,从事石油化工行业并且取得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资格。精通炼油工艺方面的工艺、安全、设备。希望通过平台共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