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6页共NUMPAGES8页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一、选择题
1.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渔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答案:D
2.炎帝是我国传说中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B.可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C.证明了炎帝在历史上真实存在
D.是一种没有任何史料价值的想象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耒耜等生产工具”,可知炎帝为早期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故选A项;关于炎帝的神话传说,并不能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排除B项;关于炎帝的神话传说只是人们的口耳相传,没有考古发现的实物依据作支撑,并不能证明炎帝的真实存在,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于炎帝的众多传说对于研究早期历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排除D项。
3.《汉谟拉比法典》中多次出现耕犁、耕牛等词汇。此外,对有关出租和耕耘土地、放牧和管理牲畜以及修建管理果园等事,该法典也都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这反映出()
A.阿拉伯帝国以畜牧业为生
B.古巴比伦农业较为发达
C.中世纪西欧庄园经济兴盛
D.古代埃及农业体系形成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看,《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较多对农业相关工具和土地等的规定,结合所学可知,古巴比伦处于西亚两河流域,当时古巴比伦农业较为发达,故选B项;《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法典,不是阿拉伯帝国的法典,所以不能反映阿拉伯帝国的情况,排除A项;《汉谟拉比法典》是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的法典,不能反映中世纪西欧的经济情况和古代埃及农业体系,排除C、D两项。
4.下图是两河流域乌尔王陵镶嵌画(局部),此图截取自乌尔王家军旗,表现的是苏美尔人提着鱼参加宴会的场景。该镶嵌画的主要历史价值是()
A.说明两河流域鱼受到欢迎
B.说明了两河流域绘画的发展
C.证实了两河流域农业的发展
D.体现了两河流域人们的勤劳
答案:C
解析:由图片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生活丰富,而生活的丰富与两河流域农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是题干材料反映的主要历史价值,故排除。
5.《诗经·周颂》中记载“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礼记·月令》中也有“命农计耦耕事”的记载。这说明当时农业生产()
A.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B.使用耦犁进行耕种
C.开展精耕细作的农业
D.进行集体耕作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是对当时农业生产劳动场面的描述,与土地利用率无关,故A项错误;耦犁出现于汉朝,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当时的农业耕作技术,不能反映出精耕细作的特征,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千耦”“计耦耕事”反映出当时农业实行集体耕作,故D项正确。
6.南宋福建泉州地区“有黍有禾,有麦有菽”,作物品种齐全,形成了“燥处宜麦,湿处宜禾。田硬宜豆,山畬宜粟。随地所宜,无不栽种”的局面。这一记载能用来说明()
A.农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B.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
C.农民因地制宜从事农业生产
D.引进的美洲高产作物广泛种植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燥处宜麦……无不栽种”,可知泉州地区的人们根据地形的不同而种植不同的农作物,体现了因地制宜从事农业生产的特点,故选C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农产品到市场销售,不能体现商品化,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进行南北比较,不能得出“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的结论,排除B项;明朝后期,美洲高产作物才引进,排除D项。
7.下面是《雍正帝祭先农坛图》,此图描绘了清朝雍正皇帝率王公大臣前往先农坛祭祀的场面。先农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祀神农,祈求五谷丰登、社稷安定的地方。此图反映了()
A.铁犁牛耕普遍推行
B.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C.统治者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D.统治者重视水利修建
答案:B
解析:图片描绘了雍正帝祭祀先农坛的场景,体现了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故B项正确,A、D两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统治者采取抑商措施,故C项错误。
8.公元前6世纪,雅典的梭伦改革将公民按财产多少划分为四个等级,每个等级享有相应的政治权利,而计算财产的标准完全是按照个人土地上的收获。这反映了雅典()
A.农业经济比较发达
B.农业在社会中的地位较高
C.改革主要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D.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不出古代雅典农业经济发达,且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每个等级享有相应的政治权利,而计算财产的标准完全是按照个人土地上的收获”,可知农业在社会中的地位较高,故B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课后习题 第4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7).doc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课后习题 综合测评.doc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后习题 第4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7).doc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课后习题 第10单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2).doc
- 人教版高中历史总复习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考点规范练6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2).doc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课后习题 第3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doc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1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单元测评.doc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课后习题 第1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3).doc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课后习题 第1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doc
- 人教版高中历史总复习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考点规范练16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