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后习题 第5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后习题 第5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6页共NUMPAGES8页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铭文记载,矩伯庶人在裘卫那里取了朝觐用的玉璋,价值贝八十朋,可以付给“十田”;矩伯又取了一些皮货、衣物,共值贝二十朋,可以付给“三田”。这说明当时()

A.土地私有化现象严重

B.贝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C.工商业管理较为严格

D.官营手工业十分发达

答案B

解析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铭文记载,矩伯用土地换取价值“贝八十朋”的玉璋、价值“贝二十朋”的皮货、衣物,这说明当时贝是商品交换的媒介,B项正确;A、C、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2.史书记载,南北朝时期,谷帛代替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的时间最长、范围较广,以致在社会上曾经出现“废弃货币”“忘记货币”“不准使用货币”的现象。这主要反映出 ()

A.国家分裂影响商品流通

B.秦汉以来货币并未统一

C.民族交融促进经济交流

D.南北经济水平差异极大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南北朝时期的时代背景,可知“废弃货币”“忘记货币”“不准使用货币”强调了国家分裂影响商品流通,A项符合题意;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材料并未涉及民族交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排除C项;题干材料并未涉及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问题,排除D项。

3.下面为明朝经济发展简表(节选)。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史料

出处

则夏税一概征银,实起于隆庆中

赵翼《陔余丛考》

隆庆元年(1567年)朝廷颁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者,止许用钱”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A.白银的货币地位被政府认可

B.赋役征银加重了百姓负担

C.银贵钱贱成为社会普遍现象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了松动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明中叶以后在征税、买卖当中,白银已经成为官府确定的主流货币,这表明白银的货币地位被政府认可,故选A项;题干材料只是叙述了“夏税一概征银”这一现象,没有反映其影响,排除B项;银贵钱贱是指银两与制钱并行流通下,银与钱在流通中的比价失衡,导致人民手中的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物价上涨,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对商业态度的变化,只是在规范货币的使用,排除D项。

4.晚清时期,中国开始用机器铸造银元,名义上由政府掌握货币铸造权,而实质上由各省直接管辖,如粤、川等,因而也就出现了私铸银元现象。这表明()

A.银元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铜钱消失于市场流通领域

D.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加强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名义上由政府掌握货币铸造权,而实质上由各省直接管辖”“私铸银元现象”说明清政府的中央集权统治面临危机,故答案为B项;题干材料只反映出晚清时期中国开始用机器制造银元,并未表明银元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排除A项;“铜钱消失于市场流通领域”“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加强”的说法无法从题干材料中得出,排除C、D两项。

5.1945年9月9日,国民党陆军总部发布命令,规定自9月12日起,各银行一切往来交易,应一律使用法币,并将法币与日伪货币的兑换率定为1∶200。按照当时日伪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法币1元约合伪币50元。由此可知,这一规定()

A.有利于实现对全中国的经济控制

B.解决了国民党的军费问题

C.恶化了收复区的经济形势

D.促进了国统区的经济恢复

答案C

解析“按照当时日伪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法币1元约合伪币50元”,但国民党陆军总部却发布命令规定“法币与日伪货币的兑换率定为1∶200”,这导致伪币大幅贬值,因此这一规定恶化了收复区的经济形势,故答案为C项;A项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法币与日伪币的兑换比率同国民党军费问题的解决无关,排除B项;这一规定与国统区的经济恢复无关,排除D项。

6.1932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开始发行苏区纸币,以银圆为本位。之后,中央苏区逐步回收了各种杂币,实现了货币统一。这些举措()

A.打击了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C.遏制了经济危机对苏区的影响

D.反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币制改革

答案B

解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建立国家银行,发行苏区纸币,逐步回收了各种杂币,实现货币统一,发展根据地的经济,这些举措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B项正确;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的金融政策,不能打击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A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并未对苏区产生重大影响,C项错误;国民党政府的币制改革是在1935年,D项错误。

7.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建立初期,其资金主要在美国筹措,且该银行贷款必须由贷款国政府担保,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由此可知,该机构()

A.形成以美国为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n6604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