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3页共NUMPAGES5页
第六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这一做法()
A.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B.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
C.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兴办私学,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故选C项。
2.王安石在变法期间创立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舍。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秀的可以免试授官,中等的可以参加殿试,下等的经吏部考试再经殿试后也可授官。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培养变法需要的人才
B.推动学校教育的完善
C.防止大官僚控制教育
D.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为整顿太学而创立三舍法,使学校教育与仕途的结合更加紧密,其目的是培养变法需要的人才,故A项正确。B项是王安石培养变法人才的措施,不是目的,排除;C项不是王安石改革教育制度的目的,排除;王安石改革教育是为变法服务,不是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D项。
3.宋朝文化教育相对普及,史载:“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下列为这种现象提供技术条件的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科举取士人数的增加
C.崇文抑武政策的影响
D.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当时的人们以学习为荣,以不学习为耻,说明当时学习风气浓厚。为这种浓厚学风提供技术条件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技术条件”不符,故排除。
4.中古时期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这反映出()
A.人文主义渗透到教育领域
B.宗教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C.教育领域摆脱了宗教束缚
D.教育抛弃了传统文化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可知当时新的学校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打破了神学对教育的垄断,体现了人文主义,故A项正确,排除B项;根据题干材料“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可知教育领域没有完全摆脱宗教束缚,故排除C项;题干材料“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说明教育没有抛弃传统文化,故排除D项。
5.12世纪,西欧出现了早期的大学,如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以后再学习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神学。上述材料说明西欧早期大学()
A.起源于欧洲的基督教会学校和神学院
B.已经完全摆脱了基督教会的控制
C.完全受控于基督教会
D.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也体现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早期大学的课程设置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故选D项。
6.18世纪的欧洲,随着识字人群的扩大和人们读书热情的高涨,私人和公共的借阅图书馆遍布各主要城市。各种书刊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出现了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出版商,小印刷所则更为普遍。这些状况()
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滥觞
B.推动了文艺复兴的转型
C.有助于启蒙运动的深入
D.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世纪”,可知当时处于启蒙运动时期,再结合题干材料中出现的一系列新现象,可知随着印刷品的增多,人们读书的热情会促使启蒙运动深入发展,故C项正确。
7.16世纪以来,随着印刷术的推广,欧洲所有受教育的人使用的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和其他语言的标准形式逐渐形成,但由于只有少数人能接受必需的教育,大多数民众继续说着他们以前说的方言。这反映了()
A.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漫长的过程
B.民众与精英阶层的分化在加剧
C.统一的民族文化源自技术进步
D.启蒙运动的影响范围比较狭窄
答案A
8.法国政府于1872年开始创立了一批徒工学校,并于1880年制定了《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学校法》,把徒工学校纳入学校教育系统。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A.人文主义对人的关注
B.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
C.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
D.民主政治发展对国民的素质要求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徒工学校的建立旨在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同时法国政府于1880年制定《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学校法》,反映了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故C项正确;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这与题干材料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体现了法国政府创立徒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课后习题 第8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4).doc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doc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课后习题 第5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2).doc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课后习题 第5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3).doc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课后习题 第6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2).doc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2).doc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后习题 第3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4).doc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课后习题 第6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3).doc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课后习题 第6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doc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六单元过关检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