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误区.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韩非子》

质量管理误区

误区之一:片面依赖于事后把关

质量部门,就是单纯的质量检验部门,只有质量检验功能,而没有质量管理体系

保持功能,更加没有质量改进和完善功能。质量部门只负责检验,而不管质量管

理体系的其它过程,同时又没有其它部门承担质量管理体系保持的职责,对产品

质量全部依赖于检验。

凡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只向检验部门追究责任,而不向生产部门查找原因,更加

没有去查找生产流程、管理过程的原因。

宁愿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投入到质量检验和不合格品处理,而不愿意将丝

毫的资源投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保持、改进和完善。

事前策划不落实,事中控制不到位,只知事后追究不合格责任。片面依赖于事

后把关而忽视质量管理体系全面、系统控制的结果,就是不合格率不见降低、质

量水平不见提高、不良成本居高不下,质量效益也就无法提高。

误区之二:忽视科学的措施和方法

最主要的表现为:完全依靠个人经验和喜好行事,以人为因素为主导,管理行为

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而抛开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不讲究质量管理措施和

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

与现代质量管理的“先找出‘正确的事’、再找出做‘正确的事’的‘正确方法’”

科学原则相比,忽视科学的措施和方法,类似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和漫无

目标地将资源、精力分散到各种不知是否正确的事情上。因此,忽视科学的措

施和方法的质量管理,不得要领,自然不会有明显成效,事倍功半甚至徒劳。

误区之三:不注重品质管理体系系统的建设和完善

片面强调员工个人改进而不注重品质管理体系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忽视了系统环

境对个人意识和能力的影响,没有认识到两者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凡出现质量问题,只向员工个人追究责任,而不寻找质量管理体系的系统漏洞和

缺陷。

片面要求员工提高改进个人意识和技能,而忽视创造员工提高改进意识和技能的

条件,不提供培训资源、管理制度保障和激励等改进的环境。

陷于处理具体的质量问题、不合格品泥潭,只知道埋头“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再

发现问题”的无穷恶性循环,并将问题的原因归咎于员工个人素质的不足,只知

追究员工的不合格责任,而忽视导致这些质量问题的管理体系系统漏洞和缺陷。

误区之四:对不良品质现象只治标不治本

对不良品质现象只治标不治本,就好比治理环境污染,只清理污染物,而不去堵

塞污染的源头,结果是永远忙于“污染-清理-再污染”的无尽循环。

对不合格,只有纠正行动,而没有纠正措施,只知消除不合格现象本身,而没有

追溯到导致不合格的根本原因并加以消除。

对导致不良质量现象原因,不是追根溯源,而是尝浅辄止和仅仅“头痛医头、脚

痛医脚”、浮在表面,找一些表面上的原因。

对涉及不可控客观因素的不良质量现象,所有原因都往不可控客观因素上推,而

不寻找自身可控的主观因素。

对不良质量现象治理有如对农作物除草,如果仅仅是把长在地表面上的草割掉,

而不是斩草除根,草必然是“春风吹又生”。所以,对不良质量现象必须标本兼

治。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韩非子》

误区之五:缺乏以数据说话

片面依靠经验和直觉管理是一个较普遍的品质管理弊端,典型的情况有:对于品

质情况,仅有一些主观概念和总体性笼统的评价,而没有准确、详尽基础数据说

得清楚、说得准。

仅凭主观经验或感觉行事,对质量问题只有定性分析,没有量化的定量分析,凡

事以“差不多”为判断标准。设定质量目标只有笼统性的定性要求,而没有可

测量的量化数据指标。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66****92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