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要点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要点。方法:取我院PICC置管患者72例,随机分研究组(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6例,评估两组临床指标(导管留置时间、血栓消失时间与治疗总时间)、静脉血栓形成率与干预有效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各临床指标改善显著,血栓形成率低,护理有效率高,P<0.05。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避免形成静脉血栓,缩短治疗总时间,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护理质量,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PICC置管;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干预;要点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2-0231-02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指的是以患者经外周静脉为基点实施穿刺置入,确保导管尖端能达到上腔或下腔静脉的导管,但穿刺过程中导管对患者血管内膜可能造成直接损伤,导致导管附壁有血凝块形成,使得最终的治疗效果欠佳,因此置管后切实开展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1]。为分析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要点,研究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72例,研究组(n=36):男25例,女11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6.02±6.65)岁;患病时间1~16个月,平均(8.25±0.74)个月;对照组(n=36):男23例,女13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6.37±6.72)岁;患病时间1~15个月,平均(8.13±0.62)个月。各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置管后做好饮食护理或心理干预等措施。研究组以对照组为基点实施护理干预:
???????(1)置管前:整体评估患者血管与身体情况,无禁忌症后开展规范性操作置管,以超声技术为基点合理开展PICC穿刺,密切观察患者血管状态,避免造成组织受损,同时在置管的过程中需主动与患者沟通,尽量将分支静脉与静脉瓣回避,避免发生并发症。
???????(2)置管后:嘱咐患者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需避免压迫插管侧的肢体,使得置管侧的手部活动能增加,加强机体上肢血液的回流速度,降低血栓形成率,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各生命体征,若发生置管侧疼痛或酸胀等情况,应该及时告知医师处理。
???????(3)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若患者置管侧肢体发生酸胀或疼痛症状,则需采取血管彩超明确导管的位置,嘱咐其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定期监测患者血常规与凝血功能,告知其适当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禁忌采取热敷或按摩等措施,避免发生栓子脱落的情况[2]。
???????1.3观察指标
???????两组临床指标、静脉血栓形成率与干预有效率对比
???????临床指标与静脉血栓形成率:统计两组导管留置时间、血栓消失时间、治疗总时间与形成静脉血栓的例数,各指标改善情况与治疗效果呈正比。
???????干预有效率:显效:各生命体征正常,无不良事件发生;好转:患者各生命体征基本正常,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无效:与上述标准不符且不良事件发生率高,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与治疗效果呈正比[3]。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分析数据,临床指标(x-±s),t检验。静脉血栓形成率与干预有效率[n(%)],χ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临床指标与静脉血栓形成率、血栓消失时间、治疗总时间???????????????
???????研究组较对照组临床指标改善显著,静脉血栓形成率低,P<0.05,见表1。
???????
???????表1?两组临床指标与静脉血栓形成率对比(x-±s,h)
???????
???????
???????3.结论
???????众所周知,一般情况下PICC的尖端应放置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处,但导管被置入后极易对机体造成损伤,使得导管附壁形成明显的血凝块,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有研究报道,PICC置管后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提高护理质量,其首先在置管操作前完成各项基础性评估工作,准确的判断患者是否适合置管,不断优化监管力度,有效避免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置管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各生命体征,有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便于为患者合理开展溶栓等规范性的治疗流程,并且充分意识到患者的穿刺位置,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五版-FMEA-新版FMEA【第五版】.pptx
- 核酸的鉴定与保存课件.ppt VIP
- 2024AI Agent行业研究报告.pptx
- 党组书记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doc VIP
- 2024年郑州市政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3名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江苏省扬州市2024_2025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VIP
- 英博尔MC3526^3528系列低压交流控制器产品说明书.pdf VIP
- 心理健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五篇】.pdf VIP
- 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pptx VIP
- 放射安全防护培训.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