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pdfVIP

《中国建筑的特征》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中国建筑的特征》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

文必修下册

8《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过程与方法:了解本文的说明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

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民族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突出贡献,

激发对我国古代建筑的热爱,提高对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的说明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2.了解中华民族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突出贡献,激发对我国古代建

筑的热爱,提高对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图片导入:北京故宫、厦门、苏州园林、凤凰古城。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不仅拥有巍峨的山川、

秀美的河山,还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雄伟的古代建筑艺术。这些古

老的建筑闪烁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光芒,它们究竟有何特色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思成的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从中我们一定

能得出答案。

二.知人论世

1.知人

梁思成(1901—1972)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

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

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

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

1927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后在哈佛大学美术

研究院学习。

1928年回国。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

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

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梁思

成文集》(4卷),作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扬

州鉴真和尚纪念堂、北京市计划图。

2.人物关系

梁思成与林徽因。

梁思成评价林徽因: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

的。他诙谐地说:“所以做她的丈夫很不容易。中国有句俗话,‘文章

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老婆是自己的好,

文章是老婆的好。我不否认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时很累,因为她的思想

太活跃,和她在一起必须和她同样地反应敏捷才行,不然就跟不上她。”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之长子。自小深受父亲的影响,打下了良

好的中国文化基础。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术大师,

被誉为“百科全书”的天才学人

妻子林徽因是著名作家、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

弟弟梁思永,是中国杰出的考古学家,对新石器时代和商朝的考

古有重大贡献。另一个弟弟梁思礼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火箭控制系统专

家。

才女佳人:20岁的林徽因以才貌双全闻名于北京上层文化圈。

20世纪30年代她业余创作出了具有专业水准的文学作品,其范围涉

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个领域,在京派作家圈中声誉鹊起;林

徽因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她与

梁思成情投意合的美满婚姻,与徐志摩、金岳霖之间超凡脱俗的亲密

友情……在她生前,没有人能够忽视她的存在。甚至林徽因的早逝,

也留给同辈亲友惘然的失落,因为她的离去,也预示着他们最具创造

力的黄金年华的结束。)

2.论世

写作背景

本文发表于1954年1月。建国之初,随着北京新城建设的开展,

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1950年5月7日梁思

成发表了《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1953年,在极“左”思

想影响下,一些人主张扫除北京古建筑和古城墙。为此,梁思成奔走

呼吁:“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

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

如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为我们文化衰落消失的现象”。在北京城墙存废

的辩论会上他说,拆城墙如同抽他的筋、剥他的皮一样。他曾向中央

政府谏言,力主在北京城的西面建一座新城作为政府所在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36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