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流体黏度测定实验研究报告.docx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液体黏度的测量

引言

黏滞性,亦称“内摩擦”,是指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黏度反应了流体黏滞性的大小。单位为帕*秒。液体的黏度在医学、生产、生活实践中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试验通过毛细管法和落球法测黏度的试验措施和有关的数据处理(包括不确定度估算),让学生理解黏度的物理含义,能纯熟使用几种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以及学会当测量条件不是理想条件时怎样通过修正使测量成果更靠近于真实成果的技巧。

试验原理

1.黏度的定义

在流动流体中平行于流动方向将流体提成流速不一样的各层,则在任何相邻两层的接触面上就有与面平行而与相对流动方向相反的阻力或曳力存在。这种阻力或曳力称为“黏滞力”或“内摩擦力”。试验表明,对于某些流体,相邻流层单位接触面上的黏滞力t与速度梯度(即相邻流层的速度差dv与流层间距dx之比dv/dx)成正比,即

T=ndv/dx(1)

比例系数n称为“动力黏度”,简称“黏度”,或称“黏滞系数”、“内摩擦系数”。这一关系称为“牛顿黏滞定律”。流体的黏度随温度而变,当温度升高时,液体的黏度减小,而气体的则增长。

2.落球法

金属小球在粘性液体中下落时,它受到三个铅直方向的力;小球的重力(m为小球质量)、液体作用小球的浮力(V是小球体积,p是液体密度)和粘滞阻力F(其方向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反)。假如液体无限深广,在小球下落速度较小状况下,有

F=6πηrv

(2)

上式称为斯托克斯公式,其中r是小球的半径;称为液体的粘度,其单位是Pa·s。

小球开始下落时,由于速度尚小,因此阻力也不大;但伴随下落速度的增大,阻力也随之增大。最终,三个力到达平衡,即

mg=pgV+6πyvr

于是,小球作匀速直线运动,由上式可得:

令小球的直径为d,并用

4

代入上式得:

(3)

其中为小球材料的密度,为小球匀速下落的距离,t为小球下落距离所用的时间。

试验时,待测液体必须盛于圆筒中,故不能满足无限深广的条件,试验证明,若小球沿筒的中心

轴线下降,式(2)须作如下改动方能符合实际状况:

(4)

其中D为圆筒内径,H为液柱高度。

3.泊肃叶定律

实际液体在水平细圆管中流动时,因黏性而呈分层流动状态,各流层均为同轴圆管。若细圆管半径为r,长度为L,细管两端的压强差为△P,液体黏度为η,则细圆管的流量

(5)

上式即泊肃叶定律。

4.毛细管法测液体黏度原理

本试验采用的措施是,通过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流过毛细管的时间来计算η。即

(6)

式中V即为t时间内流过毛细管的液体体积。

当毛细管沿竖直位置放置时,应考虑液体自身的重力作用。因此,式

(6)可表达为:

(7)

本试验所用的毛细管黏度计如图1所示,它是一种U型玻璃管,A与B之间为一毛细管,左边上部的管泡两端各有一刻痕C和A,右边为一粗玻璃管且也有一管泡。试验时将一定量的液体注入右管,用吸球将液体吸至左管。保持黏度计竖直,然后让液体经毛细管流回右管。设左管液面在C处时,右管中液面在D处,两液面高度差为H,CA间高度差为h,BD

间高度差为h?。由于液面在CA及BD两部分中下降及上升的极其缓慢(管泡半径远不小于毛细管半径),液体内摩檫损耗极小,故可近似作为理想液体,且流速近似为零。设毛细管内液体的流速为v,由伯努利方程可知流管中各处的压强、流速与位置之间的关系为:

图1毛细管黏度计

对于图1中所示的C处和A处,若取hA=0,,则有

其中C处流速vc≈0,Po为大气压强,PA为A处压强。

因此有

同理,对B处与D处应用伯努利方程可得B处压强

v为毛细管内的流体流速。由此,毛细管两端压强差为:

△P=PA-P=pg(h+h?)=pg(H-L)(8)

将式(8)代入式(7)得:

(9)

在实际测量时,毛细管半径r、毛细管长度L和A、C二刻线所划定的体积V都很难精确地测出,液面高度差H又随液体流动时间而变化,并非固定值,因此,直接使用(9)式计算黏度η相称困难。下面简介比较测量法,虽然用同一支毛细管黏度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113104600004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