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自信精神、
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以及良好的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处理
和自我生涯规划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为培养具备良好心理
素质的一代新人发挥作用。因此,心理健康课程必须引起足够
的重视,并采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辅导内容和方式,以
真正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服务。
一、课程性质
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必修课程,以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为主
要手段,涵盖学校适应、自我意识、研究、人际交往和生涯规
划等内容,旨在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涯
规划能力。该课程具有自助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其全
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中等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课
程的多重功用决定了其独特地位。
二、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发展性
心理健康课程应面向全体正常学生,而不是仅针对个别学
生的咨询和治疗。该课程的定位是预防和发展,强调关注学生
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学校适应、自我认识、研究策略、
人际关系处理、异性交往和生涯规划等。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心理健康课程以整体目标为核心,设计菜单式的课程,以
体现其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各地各级学校可以根据自身
特点灵活选用和改编。
三)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分享
心理健康课程倡导活动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参与、
合作、感知、体验、分享等方式,促进自我觉察和自我成长。
在课程中,活动只是一个载体,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
并能在同伴之间相互反馈和分享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四)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心理健康课程注重过程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参与、表现和
反馈等方面进行评价,促进其发展。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学生
的隐私和自尊心,避免评价对其造成负面影响。
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心理健康课程
中,形成性评价更为重要,因为它能够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
信心,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适等能力的发展。评价应该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也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
辅导技巧和水平。终结性评价不应以任何测验或考试作为手段。
心理健康课程需要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提供贴
近生活实际、学生发展水平和时代的丰富课程资源。同时,应
该合理利用音像、电视、报刊杂志、网络信息等教学资源,拓
展研究和教学途径。学生应该被鼓励建构和拓展自己的社会支
持系统,积极与同学、家长、老师交流和研究。家长、教师和
其他社会人士也应该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来。
心理健康课程是以学生的学校生活为基础的,包括学校适
应、自我意识辅导、研究辅导、人际关系辅导、情绪辅导、异
性交往辅导、休闲辅导、生涯发展与规划辅导等。学生心理健
康的发展是自身心理素质和外在系统环境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课程设计的思路是采用主题系列单元活动设计的方式来统筹教
材内容,以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每个
主题下各有几个单元活动围绕这个主题内容展开,由浅入深,
逐步落实。同时,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
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
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学会调适,寻求
发展。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
学校适应、研究策略、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和生涯规划的基础
上。围绕这几个分目标,几个分目标具体要达成的目标如下:
1.学校适应:了解学校各建筑和部门,知道学校心理辅导
室的位置和功能;认识心理健康课程,了解这门课程的教学模
式和要求;觉察自己目前的生涯状态,宣泄自己进入学校后的
困惑,分享和了解别人的困惑。
2.自我意识:学生能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人格特质类型,
学会悦纳自己;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的价值;
协助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生活型态,作为未来职业选择的参考。
3.研究策略:学生能够制定研究计划,掌握研究方法和技
巧;学生能够自我评价和调整研究状态,提高研究效率;学生
能够合理安排研究和生活,保持身心健康。
想的激情;
2.学生能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价值观;
3.学生能了解不同职业的要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