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之一。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意味深长。2023年5月20日,中国文物工作者搭乘“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潜入南海,对西北陆坡两艘古代沉船进行大范围水下搜索和调查,并对提取文物进行全面研究,解读其中蕴藏的历史信息在五千多年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孜孜不倦探寻文明起源的奥秘,不仅是为了解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更是为了让全体中华儿女胸怀自信、阔步前行。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秉持开放包容。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举行。“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见证了中国同中亚国家两千多年的深厚友谊。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书写了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华章。”习近平总书记说。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守正创新。今日之中国,“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日益高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迸发——电视机前,《中国诗词大会》广受好评、舞蹈《碇步桥》惊艳观众,生动展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内涵;手机屏里,“全景故宫”“云游敦煌”等纷纷上线,恢宏灿烂的中华文明更加真实可感地融入国人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

(摘编自王思北周玮施雨岑《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材料二:

美国政治学家萨缪尔·P·亨廷顿指出:“经济发达的国家必然在文明上寻找支撑。”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愈加频繁。同时,不同国家之间,尤其是大国之间的文化与文明冲突更加普遍和激烈。这一现实境遇对我国坚定文化自信带来一系列挑战。

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加剧意识形态斗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东升西降”的国际局势日趋明显,但“西强我弱”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世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西方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威胁,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主要表现在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极力站在自己的价值立场,利用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炒作,攻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扬宗教极端与民族分裂思想,破坏我国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诱导中国知识精英群体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煽动反社会主义非法活动;借助现代信息和大众传媒技术,矮化、丑化中国形象,加大对我国的文化输出力度,对中国进行文化殖民和价值观念的围剿,冲击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社会思潮纷纭激荡对主流价值观念带来冲击。依托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成为多元社会思潮的舆论场域,各种观念、思想和态度在网络空间激烈碰撞,容易使人们对中华文化产生错误的价值判断,销蚀和弱化民众的文化自信。例如西方消费主义思潮滋生蔓延,诱导人们将消费与身份等级挂钩,通过消费来达到物质享受,不仅容易引发不思进取的惰性心理,还容易造成消费的异化,使人们在消费活动中丧失主体性,产生道德和信仰上的迷茫,扭曲和背离美好生活的本意;历史虚无主义越来越呈现出娱乐化趋向,将我国历史作为娱乐对象,通过恶搞经典、丑化英雄,戏谑历史,迎合人们的低级娱乐需求,进行价值观渗透和文化征服,从思想层面解构人们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思想文化教育认同。

(摘编自王天民张娇阳《刍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定文化自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还原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奥秘,是为了了解自身起源,坚定信心,迈步前进。

B.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全景故宫”“云游敦煌”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