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类作文11、12月精选(真题呈现+审题指导+立意参考+高分范文) 高考作文类型细化分类月月练.docx

读写结合类作文11、12月精选(真题呈现+审题指导+立意参考+高分范文) 高考作文类型细化分类月月练.doc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届高考作文分类【读写结合类】作文

各省市及名校模拟考试11、12月精选

(真题呈现+审题指导+立意参考+高分范文)

(2025届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高三11月月考)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中所论述的“常”和“奇”看似是一对简单的概念,却在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常”意味着合乎常理、合乎逻辑,代表着主流文化或思想;“奇”既特立独行、不同流俗,也出类拔萃。“常”与“奇”在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

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重点围绕“常”与“奇”展开。第一句话点出“常”和“奇”在我国历史文化语境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二句话阐释了“常”和“奇”的内涵。第三句话引导考生应由文化领域的“常”“奇”拓展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

首先,“常”意味着合乎常理、合乎逻辑,通常代表着主流文化或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往往与稳定、规范、秩序等概念相联系。它体现了社会普遍认可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现为人们普遍遵循的礼节、习俗和规则,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和沟通的基础。

而“奇”则意味着特立独行、不同流俗,也出类拔萃。它代表了与众不同、突破常规的精神和行动。在中国历史上,“奇”往往与创新、变革、超越等概念相联系。那些具有“奇”特质的人或事物,往往能够打破旧有的框架和束缚,为社会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在艺术创作、科学研究等领域,“奇”更是激发人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源泉。

在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常”与“奇”发挥着特有的作用。一方面,“常”为社会提供了稳定的框架和秩序,使人们能够在一个相对安全和有序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同时,“常”也促进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加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奇”则为社会带来了创新和变革的动力。那些具有“奇”特质的人或事物,往往能够引领社会的潮流和趋势,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因此,在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常”和“奇”并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常”和“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和更新。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积极面对和适应这种变化,不断推动社会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写作时学生先要深刻理解二者的内涵,阐述清楚二者的作用:“常”作为主流文化或思想的代表,在维护社会稳定、传承历史文化方面的作用,可以举例说明“常”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如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奇”在推动社会进步、激发创新思维方面的作用,可以举例说明“奇”在科技、艺术、文化等领域中的创新表现。进而阐述清楚二者的关系:“常”为“奇”提供基础和保障,“奇”为“常”注入活力和创新。最后强调二者融合,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立意】

1.“常”“奇”并肩,促文化长远发展。

2.以“常”为本,以“奇”制胜。

3.在“常”中求“奇”,实现超越。

【高分范文】

“常”与“奇”的和谐统一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常”与“奇”宛如两条蜿蜒的溪流,看似独立却又交织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它们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意义,却共同展现着中国的独特魅力。

“常”,是那些经过岁月沉淀、历经风雨仍岿然不动的真理和智慧。它代表着主流文化或思想,是社会运行的基石,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便是一种“常”,它倡导仁爱、礼义、诚信,这些价值观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和追求。在现代社会,“常”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底线,追求真善美。

然而,“常”并非一成不变,它需要在“奇”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和完善。正如古人所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保持“常”的生机与活力。而“奇”,便是那些敢于挑战传统、突破常规的思想和行为,它代表着创新、进取和超越,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成就都源于“奇”的灵感和勇气。郑和七下西洋,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开放与包容,更开辟了人类航海史上的新纪元;“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不光使澳门顺利回归了祖国怀抱,还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现,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经济的服务。这些“奇”,正是对“常”的超越和升华,让中国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常”与“奇”相互依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一线教师,熟知考情与学情,致力于提供优质文档资源,服务更多教师与学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