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帝王用人,度世授才(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VIP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帝王用人,度世授才(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2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帝王用人,度世授才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臣闻料才核能,治世之要。自非圣人,谁能兼兹百行、备贯众理乎?故舜合群司,随才授位;汉述功臣,三杰异称。况非此俦,而可备责耶?

《淮南子》曰:“天下之物莫凶于溪毒,然而良医橐而藏之,有所用也。麋之上山也,大獐不能企;及其下也,牧竖能追之。才有修短也。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易事则悖矣。”

魏武诏曰:“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者,任其长也。”

由此观之,使韩信下帏,仲舒当戎,于公驰说,陆贾听讼,必无曩时之勋,而显今日之名也。故任长之道,不可不察。

桓范云:“帝王用人,度世授才。故高祖用陈平之智而托后于周勃。”古语云:“守文之代,德高者位尊;仓卒之时,功多者赏厚。”诸葛亮曰:“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尾生长于守信,不可以应变;许子将长于明臧否,不可以养人物。”此任长之术者也。

(节选自《长短经·任长》)

材料二:

贞观三年,太宗谓吏部尚书杜如晦曰比见吏部择人惟取其言词刀笔不悉其景行。数年之后,恶迹始彰,虽加刑戮,而百姓已受其弊。如何可获善人?”如晦对曰:“两汉取人,皆行著乡闾,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为多士。今每年选集,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但配其阶品而已。铨简之理,实所未精,所以不能得才。”太宗乃将依汉时法令,本州辟召,会功臣等将行世封事,遂止。

贞观六年,太宗谓魏征曰:“古人云,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次即用。朕今行一事,则为天下所观;出一言,则为天下所听。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征对曰:“知人之事,自古为难,故考绩黜陟,察其善恶。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设令此人不能济事,只是才力不及,不为大害。误用恶人,假令强干,为害极多。但乱世惟求其才,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

(节选自《贞观政要·择官》)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赋分。(3分)

太宗谓吏部尚书A杜如晦曰B比见C吏部D择人E惟取其言词F刀笔G不悉H景行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治世之要”中“要”,与《鸿门宴》“张良出,要项伯”中“要”字含义、用法均不同。

B.“选司但配其阶品而已”中“但”,与《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中“但”字意思不同。

C.“铨简之理”中“铨简”,与《出师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中“简拔”意思相同。

D.“王者须为官择人”中“择”,与《谏逐客书》“河海不择细流”中的“择”字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一般的人难以通晓各行各业,懂得各种各样的道理,因此对他们,我们不能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地任用。

B.《淮南子》认为,才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如同麋鹿上山时,大獐都追不上它;而等它下山后,牧童也能赶上它。

C.杜如晦认为,两汉选拔官员的制度有它可取之处,唐太宗表示赞同,准备依两汉举荐制度来选拔官员,但因功臣等人反对而作罢。

D.唐太宗认为,赏罚不可以轻易使用,用人更需要慎重,只有赏罚得当,才能让没有功劳的自动退避,让干坏事的担心害怕。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于公驰说,陆贾听讼,必无曩时之勋,而显今日之名也。

译文:

(2)知人之事,自古为难,故考绩黜陟,察其善恶。

译文:

14.材料一中有“守文之代,德高者位尊;仓卒之时,功多者赏厚”一句,材料二中也有与此观点类似的一句,请指出并说明其反映了怎样的用人观。(3分)

【答案解析】

10.BEG

11.D

【解析】A项,要,关键,名词,作宾语/同“邀”,邀请,动词,作谓语;B项,但,只、只是/只要;C项“铨简”与“简拔”均为“选拔”之意;D项,择,选择/同“释”,舍弃。

12.C

【解析】“但因功臣等人反对而作罢”错。原文为“会功臣等将行世封事,遂止”,意即“恰逢对功臣等人将实行世袭封官授爵制,这事就作罢了”。

13.(8分)

(1)让于公去游说,让陆贾去办案,那么他们一定不能建立先前那样的功勋,彰显今天这样的美名。(驰说,游说;听讼,办案、断案;曩时,先前、昔时。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2)知人善任这种事,自古以来就是很困难的,所以在考核劳绩、决定贬降还是升迁时,要察看他的善恶。(为,是;考绩,考核劳绩;陟,升迁。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14.类似句子:但乱世惟求其才,不

文档评论(0)

shlyc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