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解析答案站内搜索同名解析版或带答案
解析答案站内搜索同名解析版或带答案
一、选择题
1.魏晋前的四百年里,对良吏的评价标准以施行仁政与打击犯罪相并举。魏晋以降,政治环境的动荡与财政的紧张使统治阶层难以实行有效的吏治,对贪婪聚敛的行为也不加控制,吏治每况愈下,廉洁作为良吏的特征表现明显。良吏群体特征的变化()
A.体现明显的时代特征
B.催生门阀士族的制度
C.导致选官制度的改革
D.造成社会局势的动荡
2.东晋、南朝时期,大量南迁士人,相聚而居,保持原籍贯和地区。政府推行了设置侨州郡的政策,于是在南方出现了大批北方的州郡名,只是加上一个“南”字。如在京口设立南徐州,在江乘设立南琅琊郡与南临沂县。这一政策()
A.反映了对国家统一的愿望
B.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缓和了东晋以来的民族矛盾
3.(2024·重庆期末)魏晋时期,吏部委州郡中正“铨第等级,凭之授受”。州郡中正则结合乡党舆论品评人才,“其有言行修著,则升进之……倘或道义亏阙,则降下之”。这表明当时的人才选拔()
A.注重德行考察 B.缺乏严密的程序
C.沿袭汉代制度 D.削弱了中央权威
4.隋文帝废除了汉代以来州县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并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均由中央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考核;地方官及僚佐,不许任职本地,而且三年一任,不得连任;地方官赴任,不许携带父母以及15岁以上的儿子。以上规定()
A.推动了官僚政治的确立
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C.完善了科举制度的实施
D.提高了官员的整体素质
5.(2024·百师联盟模拟)隋唐之际,逐渐形成三省之间以及君主与宰相之间在国家政务的裁决和执行中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体制。这反映了()
A.决策合理化的进程 B.君主权力的强化
C.行政效率的降低 D.皇权受到削弱
6.唐开元年间,政事堂虽设在中书省,但自成机构,后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以对口分理各项行政事务。凡一切政令,包括皇帝诏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并加盖印章方能生效颁行。由此可知,唐代政事堂制度()
A.实现了对皇权的有效制衡
B.加强了对各级官吏的监督
C.废除了尚书省及下属六部
D.有利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7.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
A.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
B.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
C.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
D.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
8.唐律规定:官员必须做到“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否则触犯刑法。官员不得援引皇帝的权宜处分断案,一切定刑量罪只能依据法典律条。这些规定表明唐代()
A.司法公正观念备受重视
B.官吏的政治特权被废除
C.君权神授理论受到冲击
D.官吏违法审判现象严重
9.(2024·保定一模)下表反映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官员考核制度(流外官是指唐代充任各衙门的具体办事人员),据此可知,该制度()
唐代流外官的四等考第
等第
资格
1、上
清谨勤公,勘当明审
2、中
居官不怠,执事无私
3、下
不勤其职,数有衍犯
4、下下
背公向私,贪浊有状
A.由专门考核机构负责执行
B.考核标准非常全面客观
C.注重官员实际工作表现
D.具有浓厚的道德判断色彩
10.唐代士族、寒族登科对比表
科目
年代
出身
618至649
650至683
684至709
710至732
733至755
756至779
780至805
806至826
827至846
847至873
874至906
合计
进士
士族
3
14
34
32
23
37
45
72
131
128
70
589
寒族
2
5
21
19
7
11
15
21
18
4
9
132
此表反映出()
A.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
B.世家大族仍有巨大优势
C.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
D.科举成为选官主要途径
11.唐朝科举中有这样一道程序,即在确定录取名单前,主考官通常会邀请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共同决定最终录取名单,这个过程简称“通榜”。这一做法()
A.体现唐代科举制走向完善
B.使科举的公平性遭质疑
C.导致科举制无法选拔精英
D.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
12.(2024·哈师大附中模拟)有论者指出,学界评价科举制,多从其“得人”出发,把着眼点放在科举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上面。这反映出科举制的推行()
A.增强了各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为国家治理提供了人才基础
C.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D.导致封建官僚队伍急剧膨胀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然而更矛盾的却在于,科举考试内容与科举制宣扬的选拔人才的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高考历史知识梳理总结及核心试题课时1 雅典民主政治与人文精神的起源(带解析).doc
- 2025年高考历史知识梳理总结及核心试题课时2 从抗日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带解析).doc
- 2025年高考历史知识梳理总结及核心试题课时2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与科教文化(带解析).doc
- 2025年高考历史知识梳理总结及核心试题课时2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带解析).doc
- 2025年高考历史知识梳理总结及核心试题课时2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新思潮”的兴起(带解析).doc
- 2025年高考历史知识梳理总结及核心试题课时2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带解析).doc
- 2025年高考历史知识梳理总结及核心试题课时2 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带解析).doc
- 2025年高考历史知识梳理总结及核心试题课时2 秦汉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带解析).doc
- 2025年高考历史知识梳理总结及核心试题课时2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带解析).doc
- 2025年高考历史知识梳理总结及核心试题课时2 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带解析).doc
-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总结与练习 训练7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带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总结与练习 训练8 宋元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带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总结与练习 训练9 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带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总结与练习 训练10 明清时期的政治(带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总结与练习 训练11 明清时期的经济(带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总结与练习 训练12 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带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总结与练习 训练13 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争(带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总结与练习 训练14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带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总结与练习 训练15 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带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总结与练习 训练16 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与三民主义(带答案解析).docx
最近下载
- 班级纪律记录表Excel模板.xlsx VIP
- 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宗旨.pptx VIP
- 电力系统通信软件:IEC61850二次开发_(6).数据建模与配置.docx VIP
- 《农用地微生物土壤调理剂安全施用技术规范(报批稿)》编制说明.pdf
- 毛概第一章练习题.docx VIP
- 保险-低利率系列报告之三:资负并举应对未来低利率风险.docx VIP
- 电力系统通信软件:IEC61850二次开发_(8).Goose报文机制.docx VIP
- 第四章固体废物测.ppt VIP
- (2025秋新版)湘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
- 电力系统通信软件:IEC61850二次开发_(4).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