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难点与对策.pdfVIP

海绵城市建设难点与对策.pdf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绵城市建设难点与对策

一、建设海绵城市存在的难点

1.“绿色海绵体”相对稀缺。其次,导致城市海绵体不足的原因

是在市政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硬化不透水性路面,导致径流系数

过大,汇水时间缩短,为城市内涝埋下了隐患。另外,流经城市的河

道出于行洪的考虑,大多被硬化,被覆盖,沿河两岸可以净化城市环

境和抵抗自然灾害的“绿色海绵体”逐步消失,这就自然降低了城市

抵抗暴雨等自然灾害的能力。由此可见,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保护好自

然湖泊、湿地和水塘就是对绿色海绵体最好的保护和利用。

2.海绵城市建设政策不完善。基于建设“海绵城市”的绿色理念,

海绵城市建设处于起步阶段,2022年住建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

技术指南》,各地海绵城市建设方兴未艾,但“海绵城市”建设不能

仅靠拿来主义,还必须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当地

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国土资源、城乡建设、规划、

水利、绿化、城市管理、防汛应急等多部门参与,因此需政府统一规

划协调,出台完善的政策,以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推广和应用。同时,

城市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在进行具体设计时应在施工图设计审查、

建设项目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备案等管理环节加强审查,确保海绵

城市建设的相关目标与指标落实。

3.社会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缺乏认识。社会公众对“海绵城市”

第1页共5页

普遍缺乏认知,城市化建设的前期,人们只顾一味地追求建设速度,

舒适性,而忽视了建成区与自然和谐共处。譬如,大面积的水泥硬化

路面、广场的出现,使宝贵的雨水未经利用而付之东流,建设之初缺

乏考虑如何将雨水资源无害化再利用。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采取

“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

保护,趋利避害。让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去想象未来城市会象海绵一

样兼收并蓄,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

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

并加以利用。

4.资金需求量大。住建部相关负责人曾公开透露,预计海绵城市

建设投资将达到每平方公里1亿元至1.5亿元。按当前国家海绵城市

的建设规划,有人估计,至2022年,全国658个城市建成区的20%

以上面积需要达到设计标准,全国每年投资总额预计将超过4000亿

元。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需要资

金约16000亿元。

5.缺乏稳定收益回报。《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

出,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

府的调控引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推

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许经营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广

泛参与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在基础设施上用得不错,比如污水处

理等项目,每年政府作为公共投入的部分是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回报给

投资商,这方面已经很成熟。但是,“PPP模式用在海绵城市,怎么

第2页共5页

计算公共服务?它不像一吨污水处理完了是干净的,很容易计算出

来。海绵城市相当于在建一个生态绿地系统。这部分的服务怎么计算

是一个难点,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特别成功和完善的模式,PPP模

式应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还有一定困难。

6.我国在海绵城市研究方面还比较落后。“海绵城市”是对城市

建设的新思考、新思路和新探讨,我国对它的研究起步较晚,缺乏一

个系统的研究体系。另一方面,我国也缺乏相关专业人才,无法展开

大规模科研活动。因此,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政府部门重视,多学科参

与,结合大数据应用和地理信息技术,科学统筹,提前规划,稳步实

施。

二、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对策

1.统筹规划,科学建设“绿色海绵体”。首先要做到低影响开发

建设,尽可能地保留天然的湖泊、水塘、湿地以及树木植被,尽可能

维持城市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

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其次,要大力推广透水性路面的建设,尤其是透水性人行道的建设。

第三要增加绿化面积,有效增大雨水渗透的面积。要增加下沉绿地的

面积,要增加推广绿色屋顶的面积,在地表浅沟中种植植被,增加植

草沟的面积。总之,建设海绵城市关键是要科学的建设和保护“绿色

海绵体”,让其充分发挥涵养

文档评论(0)

132****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初中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